摘 要:數學課臨下課的幾分鐘時間恰恰是教師向學生“授之以漁”的最佳時機,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結尾,采用多種手段和形式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開闊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數學課堂教學在學生感到意猶未盡中精彩落幕。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結尾;重要性和多樣性
數學課也可以充滿藝術性和美感,一個精彩的課堂結尾會讓學生覺得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因此,數學教師應對課堂結尾這個環節精心設計,力爭使教學從“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意境開場,以“余音繞梁”的效果結尾。
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是固定的,課堂結尾當然也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教師總是以同一種形式結束課堂教學,那么,學生可能除了“老師講完了,快下課了!”這種直覺以外,再不會有更多的回味。因此,我們有必要充分認識數學課堂結尾的重要性和多樣性。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數學課堂結尾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總結要點法
這是一種數學課最常用的結尾方法。
一堂數學課結束時教師應以準確、簡練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歸納小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以此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總結概括的能力,從而起到強化與鞏固的作用。
例如,在講授解析幾何中“拋物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就四種拋物線(開口向左、右、上、下)的形狀與標準方程的一一對應關系作如下概括:“(一次項的)字母定軸(對稱軸),符號定向(開口方向)。”學生就會對這堂數學課的教學重點和解決有關問題的方法留下非常直觀、鮮明的印象。
二、學以致用法
這也是數學課堂中普遍采用的一種結尾方式。
例如,在講授“指數函數”這一節課的結尾部分時,筆者布置了這樣一道課堂作業:
某種儲蓄年利率為r,按復利計算,若本金為a元,設存入x年后的本金和利息之和為y元:
(1)寫出y隨x變化的函數關系;
(2)如果存入的本金為1萬元,年利率為2.5%,試計算存入5年后的本金和利息之和共為多少元;
(3)要使本金、利息之和為存入時的兩倍,應該至少存多少年?
以上練習中的前兩個小題,學生通過自己思考或小組討論后可以運用課堂所學到的指數函數的基本知識自主解決,教師可以
放手,但對于第三個小問題,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方法指導,盡量使學生在解決此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一種思維的延續。
三、布置作業法
這也是一種較常用的數學課堂的結尾方法。
在一節課的結尾布置預習下節課或是完成課后作業的補充作業,目的都是鞏固本節所講內容,但作業要適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完成。
例如,在講授立體幾何中關于“圓柱和圓錐初步認識”這一節課中,筆者曾經布置了這么一個思考題作為結尾:
已知一個圓柱,軸截面為ABCD,底面半徑為3厘米,高為12厘米,現有一只螞蟻沿圓柱側面從A點爬到C點覓食,你能幫它設計一條最短路徑嗎?
這個問題使得學生充滿了探究的興趣,也促使他們自覺地去預習下一節“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的有關知識。
四、解疑答問法
南宋大學者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無疑,至此方長進。”學習不可無疑,每一堂課如果教師都能啟發學生對所授知識因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而提出問題,并及時予以解疑答問,則能使學生學有所獲,學而無疑。
例如,在筆者講授解析幾何中“雙曲線的定義”的課堂結尾時,曾因這么一道題目的討論而掀起了整節課的高潮:
學生當時由雙曲線的定義得PF1-PF2=±10,一致得出這
個結論:PF1=15。
其實,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因為這個題目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樣的點P根本就不存在!
筆者上述話語頓時在課堂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大為不解。
就著課件上那張雙曲線的圖象,師生進入了共同探究:為什么說這樣的點P不存在?
在學生解決了先前的疑問后,筆者又拋出這個問題:“你可以由以上分析,總結規律,自己編題,改變原題點P到右焦點的距離,使得P到左焦點的距離分別有兩解、一解、無解嗎?”
下課鈴響起,教師“言已盡”,可學生仍然“意無窮”。
五、延伸法
所教內容講述完畢,不是馬上結束教學,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課內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閱讀,使課內和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運用已知去獲得未知,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例如,在學習了“圓錐曲線”這一章節內容并進行了必要的小結后,筆者并沒有再三強調圓錐曲線的數學性質,而是通過事先精心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動態運行軌跡,讓學生觀看我國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的探月視頻,并建議學生課后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國熱情被激發得滿滿的,感覺“今天收獲不小,原來數學是無處不在的!”
精彩的課堂結尾會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會給學生力量,會催人奮進。課堂結尾的方法因人、因課而異,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舉了。教師如果能巧妙地設計課堂結尾,就會使整個數學課堂教學渾然一體,富有后勁。正如邵守義教授所說:“結尾無定法,妙在巧用中。”
參考文獻:
高帆.拿什么吸引學生: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12.
(作者單位 無錫市錫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