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探討了在高中開設心理輔導課,可以將歷史教學資源融入心理輔導課中,挖掘歷史教學資源中蘊含的心理健康因素,采用豐富的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成長,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目的。
關鍵詞:心理輔導課;歷史教學資源;心理健康
一、心理輔導課的內容、作用及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意識到學生心
理健康的重要性,在開設常規課程的同時,對學生開展一系列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有開設心理輔導課、團體心理輔導、學科滲透、個別心理咨詢、校園文化建設等。
在學校開設心理輔導課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這類課程的開設與傳統的學科課堂教學有很大不同,在整個教學過
程中可以用這樣的28個字來概括: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氣氛活躍、學生參與、體驗感悟、教師引導、內化提升。
針對我校學生生源素質差、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不良、學習能力欠缺的現狀,在高一年級開設心理輔導課,并將高一歷史教學素材融入心理輔導課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地認識自己身
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還能夠增強他們對高一歷史知識的進一步
理解。
二、歷史教學資源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因素
歷史學科最基本的特點是了解過去、立足現實、展望未來,這個特點決定了歷史教學不僅能增長學生的知識、開發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的能力,還能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性格氣質、意志品質、心理素養等基本素質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作為一名心理老師,同時也是一名歷史老師,我覺得很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歷史學科這兩個不同的領域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充分挖掘歷史學科中蘊含的心理健康因素,用豐富的史實、優秀歷史人物的事跡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三、根據輔導內容,選擇恰當的歷史素材
心理輔導課內容的確定是以心理輔導課目標的制訂為依據的,同時還要符合學生在不同階段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如高一新生剛入學時,還沒有適應高中生活,在學習方法上還停留在初中的水平,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克服思維定式的弊端,我給高一新生開設了《突破思維的障礙——逆向思維訓練》一課,在課堂上,我把高一歷史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識融入心理輔導課中,通過鄧小平“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西門子、愛迪生等科學家為科學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奮斗精神,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性。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后,有些同學開始出現了浮躁心理,學習效率不高,人際關系不和諧,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提高學習效率,我又把輔導的主題確定為“合作與競爭”——《在合作中學習,在競爭中提高》,通過對同學們熟悉的歐洲的聯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形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實的運用,讓學生體會到當今世界國家間并沒有因為社會制度的差異而互相敵視與隔閡,同學之間也應該取長補
短、加強合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又針對那些學困生開設了《你也是一片風景——自信心訓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以及中美建交的曲折歷程,便是有價值的素
材,可以用來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力、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自信心。
四、采用豐富的互動方式,探索學生的內心世界
心理輔導課的教學過程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來完成的,這就決定了心理輔導課的形式是輕松的、自由的、活潑的。在課堂開始環節,可通過熱身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放松學生心情,也可通過展示圖片導入,激發興趣,營造課堂氣氛。
當課堂主題揭示出來后,怎樣圍繞主題讓學生暢所欲言,探索自己的心靈是整堂課的核心環節。為了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思考問題,我指導學生編排心靈短劇,讓學生扮演歷史中的人物,再現歷史故事情節和歷史場景,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課堂結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在該環節中師生可以共同回顧本節課進行了哪些活動,自己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問題是怎樣重新審視的,還可以討論今后有哪些打算,對未來有什么展望,從而升華主題,最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祝福,在歌聲中或者在師生共同朗誦詩歌中結束本節課。
五、課堂反思
開設心理輔導課對心理輔導老師的要求很高,在課堂上學生雖然能夠暢所欲言,但有時學生的感悟、反思不一定是正確的、深刻的,有時甚至是膚淺的、幼稚的,學生有時會為了逃避責任,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的不恰當行為找借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必要面質學生,以促進其理智地自我反思,勇敢地面對現實,引導學生從膚淺、幼稚走向深入、成熟。
最后,在心理輔導課上運用歷史素材要注意以下問題:(1)要
熟悉歷史教材;(2)要根據輔導目標,選擇恰當的歷史素材;(3)課堂形式要豐富多彩,但不可華而不實;(4)歷史素材的運用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366-392.
[2]朱漢國.歷史必修第一冊.人民出版社,2009:75-79,136-139.
[3]朱漢國.歷史必修第二冊.人民出版社,2009:115-119,153-16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