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的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語文學科也不例外。因此,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新;實踐
時代在變,教材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新時代的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各學科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語文學科也不例
外,并且只有對本學科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活力,它才有發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才能更有效發揮其重要作用。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它可以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所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實踐。
一、轉變教育觀念,即確立全新的、與新課程改革相符合的教育觀念,并對教學的方方面面不斷改革
傳統的語文教法沒有很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只是填鴨式教學,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師教一篇課文常常是五大塊: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為此,必須打破舊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觀念,在教育內容、方式等方面擺脫低層次的知識本位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真誠相待。我們要注意教學觀念的轉變:變教師的“教”為“導”;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大膽探索,也有利于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以及實施素質教育的實效性。
二、改革教學與學習方式,即通過課堂活動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教學及學習方式的互動、開放和創新
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和信息技術現代化的到來,計算機教學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顯示出獨有的內在魅力,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學過程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最為顯著的作用是能迅速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進而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與創新,以達到提高課堂質量的作
用。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以活動促進學生發展,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要讓課堂貼近學生生活、社會現實,突出對現實的認識、生活的體驗和精神的感悟,讓課堂充滿激情,充滿美感,充滿智慧。讓學生提出挑戰性、激勵性、趣味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
三、改革課堂教學,即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優化教學環節,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葉瀾教授曾經說:“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和活力,只有教師的生命和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才有真正的生活?!苯處熍f有的教學思想觀念,在新課程標準下應加以改變。我認真學習過新課程標準后,認為如今的語文課,不光要求教師備好課,上好課,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才能有益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
展。何謂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在沒有外加壓力的情況下,學生能自己找出自我薄弱點,進行目的性明確的學習。為他們構建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敢想、敢說、敢寫。鼓勵學生走上講臺一展風采,滿足他們的交流欲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創造潛力,使他們磨礪成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教育學生要在“觀察”中發問,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
我們應該堅持“少講多思”原則,實施開放性教學:凡是需要讀的就讓學生去讀,凡是需要說的就讓學生去說,凡是需要做的就讓學生去做,凡是需要寫的就讓學生去寫,凡是需要思考的就讓學生去想,凡是需要討論的就讓學生去討論。即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提問、思考和練習時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語文新課標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討性、自主性的一種學習方式,主張師生、生生、人機等多種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現有的學習資源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教學效益。
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極其重大的責任,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同時,創新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語文教學需要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當然,創新這一課題,也離不開語文教學這一龐大的載體,只有把創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并從某種程度上指導語文教學,才能推進語文教學方法的整體改變,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對于傳統的一套,我們要懷疑,要創新,但又不能完全摒棄。畢竟教學有法,而又無定法。不然,我們又會陷入某種教學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這應當不是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平南縣環城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