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需要和諧,同樣,課堂教學也需要和諧。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模式。
下面根據我在數學教學中的體會談一下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就是教師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把課堂創(chuàng)設成學生自己的空間。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總是自覺地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希望老師講得多一些,細一些,而不是主動去思考,更談不上探討和質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整個課堂往往死氣沉沉,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了懶惰思想,泯滅了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把學生的一個個問題“掏”出來,放到桌面上,然后給學生一把鑰匙,讓他們自己去開啟知識的大門,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在自己的空間里自由馳騁。
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熱愛、尊重和理解、信任每一位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位教師,應當把每一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可能創(chuàng)造奇跡,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明日的大師。批評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固然也很重要,可是無論何時你都不應該諷刺和挖苦他,尤其不要因為犯過錯或有某種不足而使他產生
自卑心理。幫助一個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遠比讓他考上大學更重要——每個教師,都應該秉信這樣的理念。
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教師必須做到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乏味。我在教學中嘗試了以下方法,一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比如在學習《視圖》有關內容時,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既形象生動,又直觀易懂。二是將數學典故穿插到課堂教學中。比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時,我列舉了拿破侖巧妙運用相關知識,準確地測得了敵人的位置,取得了萊茵河戰(zhàn)役的勝利等等。
另外,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還運用了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等方
法。具體做法是:遇到問題,先在組內討論,達成共識,然后歸納整理,再全班交流。這樣通過“兵教兵”,“兵帶兵”,使優(yōu)等生的才能有了較充分的發(fā)揮,中等生也有了展現自己的機會,學困生通過積極參與得到了幫助和提高,從而樹立了自信。這種方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還要求教師做到備課時不僅吃透教材,還要吃透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我在處理典型例題時,總是盡可能使自己的語言富有啟發(fā)性,充滿感染力,以便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爭勝心,從而讓他們積極探討有價值的解題線索。每當這個時候,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往往爭先恐后,競相發(fā)言,甚至連手也忘了舉。而我從不責怪他們的“失禮”,相反,卻總是不吝課堂時間,耐心讓他們充分“表演”,然后不失時機地加上幾句精妙的點評,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有時也會出現一些令老師難堪的問題,(甚至,這樣的機會,老師可以自己創(chuàng)設)面對這種情況,我總是認真地告訴學生,老師對于這個問題還缺少思考,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和老師一道繼續(xù)探討,直至找到正確答案。由于態(tài)度誠懇,不僅不會降低自己的聲譽,反而會拉近師生的距離,引起學生更大的熱情和關注,取得奇佳的效果。
總之,和諧課堂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新的教學模式,應該成為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我將樹立信心,堅持不懈,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展望未來,任重道遠,熱忱歡迎廣大數學同仁加入到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的教學潮流中,為教育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 山東省鄄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