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軍長征是指由于反圍剿失敗,紅一、紅二和紅四方面軍于1934年至1936年間,為躲避敵人追擊,保存有生力量,過雪山,爬草地,最終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的事。長征像是一部史詩,更像一部鐫刻著奇跡的豐碑。紅軍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克服種種困難艱險的過程令人欽佩。
關鍵詞:長征;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提到長征,不得不提到長征中最具意義的會議——遵義會議的召開。有鑒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紅軍,遵義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左”傾教條主義者從進攻中的冒險主義變成退卻中的逃跑主義,并且把戰略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錯誤的思想為我軍帶來重創。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可以說,遵義會議的召開確定了長征的領導權、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實施。而要想把這些思想貫徹到軍隊和群眾以及領導干部中,就必須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施行理論灌輸法。紅軍長征途中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爭取沿途群眾支持,保證黨中央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確保紅軍獲得戰爭主動權等方面提供了強大的
后盾,從而對長征的勝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保證作用。
紅軍長征的勝利,打開了革命的新局面。它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思想上、組織上的勝利。無疑長征途中正確的思想路線為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我黨依靠在長征路上開展形式多樣而又務求實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眾和軍隊灌輸方針政策大綱,確保了我軍隊伍思想的純潔性和團結性,為長征勝利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這也對我們今天在新條件下正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服務于黨制定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施的好與壞,實施的效率高與低,實施的效果顯著或者微弱,成員對于方針政策的理解程度等等,都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高
低的標準。因此,我們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方針政策、路線的宣傳與灌輸,讓組織成員對于組織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俗話說知行合一,先知而后行,只有確保了思想上的認知,才能在行動中更好地體現出來。
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團結中的重要性
在長征中,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或是沖破敵人的圍剿等等,都離不開強大的戰斗力和凝聚力。而使成員保持著高度統一的目標,便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任何條件下任何工作中都必不可少的環節。它能保證隊伍思想上的一致性,讓成員朝著統一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同時它也體現一個單位或團隊強大的組織力量,讓成員們充分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
務,以便在工作中達到最優組合,發揮最大的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應只局限于成員內部
在資料可被大眾傳播了解的范圍內,通過宣傳工作,積極擴大影響,不要單純地依靠成員,要放手發動群眾和一切可以依靠的組織,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群眾的力量是最強大的。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單一地從理論的角度強制或教條地向成員灌輸,應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要與實際工作內容相結合
紅軍長征中,重視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也沒有忽視軍事力量、后勤組織力量等部門的重要性。長征途中,如果沒有軍事力量的保證,也就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后勤組織力量的輔助也解決了軍事力量的后顧之憂。各個部門相輔相成,發揮各自的優勢,確保了紅軍長征中工作的順利展開。
中國的紅軍創造了奇跡,長征是為了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偉大
的征程。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實現這一奇跡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逝者已去,但他們留下的精神食糧永存人間。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