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來,全國市民的健身意識不斷提高,健身運動成為眾多市民減壓和健康生活的首要選擇。通過對從化市所有跆拳道健身俱樂部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加強市民的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推動從化市跆拳道俱樂部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健身意識;跆拳道;俱樂部;發展現狀
一、前言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全面推廣,跆拳道運動已成為我國人民備受青睞的主要健身項目之一。但從作者近幾年的跆拳道教學實踐中發現,單一的體質訓練,缺乏武道運動精神的教育,容易使學員感覺乏味,缺乏興趣,達不到健身的目的,更不能培養學員的“終身體育”思想。因此,有必要對從化市跆拳道俱樂部進行調查研究,對其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科學、規范、合理的發展建議與發展對策。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從化市區內所有跆拳道俱樂部。
2.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查閱借鑒與本文論題有關的國內外多部文獻資料,根據對象的不同,設計并發出問卷283份,收回問卷280份,有效問卷273份,有效率達96.5%。最后對問卷和訪談調查的數據均使用SPSS(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從化市跆拳道俱樂部的發展現狀
(1)跆拳道館基本設施
目前從化市有5家跆拳道俱樂部,都建有不同檔次的道館、道場或者加盟道館。各道館內都設有接待區、休息區、訓練區,部分道館內還配備有辦公室、儲物柜等。訓練設施主要有護具、腳把、鏡子,同時配有專用地墊、音響。
(2)俱樂部課程的主要內容
各俱樂部的課程內容都基本相同,課堂教學主要分為:準備部分(有定位操、行進間徒手練習、各種趣味游戲等)、主要內容教學(基本腳法和手法、品式套路、防身術、實戰、特技表演)。部分俱樂部還專門為學員開設了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素質。各俱樂部經常舉行各種比賽活動,通過競技實戰選出精英隊員,參加本市或是本省和其他地區舉行的跆拳道比賽。
(3)俱樂部學員基本情況
從實地調查中發現,從化市參加跆拳道健身練習的多數是家庭經濟條件充裕的子女和有穩定收入的社會人群。在學習或工作之余,通過鍛煉來發泄、放松和減壓。學員主體為學生,其中13~17歲青少年參加訓練的人數最多,也有部分大學生,其他就是社會
人群。
(4)俱樂部師資力量
從化市區內各跆拳道俱樂部的師資隊伍水平總體相對比較落后。每個道館一般只有一至兩個專業的教練,通過參加省際比賽或俱樂部聯盟考核獲得相應的段位。教練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缺乏政府部門或專業團體的資格認定,無法認定各俱樂部教練段位獲得的真實性。因此,在俱樂部之間的友誼交流賽中,白帶隊員擊敗高色帶隊員的現象屢屢出現,對我市跆拳道事業的發展造成不良
影響。
(5)俱樂部考核體制
升級考試是俱樂部對學員健身教學工作考核的主要部分,學員在俱樂部里修滿規定的學時后,便準予技能考核。俱樂部主要采用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的綜合評定方式,即絕對成績加上適當比例的相對變化幅度,確定為最終成績。這種評定方式可以減少體育差生的學習負擔,也能充分體現評價的合理性、靈活性和科學性。也有極少數俱樂部在對學員技能考核時,考試官是本班任課的教練,這樣考試官難免會帶著主觀性去對學員的考核成績進行評定,不能充分體現出學員學習技能程度的真實性,使學員對自己的技能水平估計錯誤。
(6)俱樂部對外交流情況
跆拳道俱樂部的發展,除了加強教練的技能傳授水平外,還要加強各部教練間、學員間的交流和切磋,揚長避短,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從化市俱樂部大多數是以盈利為主的,平時除了在館內開展一些訓練活動外,并沒有開展更多對外交流的活動,如組織學員參加一些省內外的跆拳道示范團培訓、俱樂部之間跆拳道競技交流賽等。因此會員沒有能更好地與外界接觸,學習具有局限性。
2.從化市跆拳道健身市場存在的問題
(1)訓練場地不夠標準
正規的跆拳道比賽場地面積至少達到144平方米以上才基本符合此項目的要求,周圍應有1~2米的安全區。但從化市的跆拳道俱樂部均沒達到此標準,沒有單獨的健身場所或訓練設備,教學設施簡單,訓練場地窄小。在實戰練習時,學員不能真正體會邊角戰術和積累比賽實戰經驗,同時也容易在激烈的對抗中因場地的狹小而出現意外的傷害事故。在訓練場地不夠標準的情況下,跆拳道運動日漸失去其在學員和家長心目中的地位與優勢,阻礙跆拳道運動的推廣和發展。
(2)教學內容、方法相對落后
目前,從化市的大部分俱樂部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都集中在腿法練習、實戰練習、身體素質練習等方面。沒有全面綜合考慮到學員的實際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課程教法上存在著“以教練為中心”的方式,只注重常規的示范與講解,側重于身體練習,忽視了學員心理健康、團隊意識和跆拳道道義的教育。學員喜歡跆拳道當中的自衛術、特技等,對非智力因素引導在教法中的運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缺乏新鮮感。一味以訓練法代替教學法,忽視了學員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使學員在長期枯燥的修煉中對跆拳道練習產生厭惡感,不利于培養學員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3)經營開發缺乏相應的科學理論指導
跆拳道運動進入市場,作為市場主體俱樂部的經營實踐迫切需要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目前,現有各俱樂部的經營者業務素質普遍不高,部分是體育專業人才,另一部分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商人。受高校課程設置或是自身知識結構影響,他們缺乏有關跆拳道健身方面的專業知識,缺乏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由于需求的增長,經濟效益較好,回報率高,許多投資者在對市場缺乏調查研究的情況下就一哄而上,大量投資,造成供給過剩,導致行業內競爭激化,經濟效益下降,經營困難。
(4)缺乏專業教練員
根據數據調查,從化市專業教練員與學員的比例是1:150,嚴重缺乏專業的教練員。大多數的教練員都是學員兼教練員,邊教邊學,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系統的教材以及教學內容,動作不夠規范,缺乏從教能力和教學經驗。他們不懂教學規律,只會用一些簡單的教法和手段去訓練學員,這樣不夠科學的訓練方法很容易使學員在訓練過程中出現損傷事故,從而使學員對這一武道運動失去鍛煉的興趣,造成了俱樂部老學員的流失。
四、建議
在跆拳道運動的推廣和發展中,從化市跆拳道俱樂部的健身計劃普及,受到場地、教學、開發者素質及教練技能等問題的影響。為促進我市跆拳道健身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需要各相關部門的
通力合作。
第一,政府需要完善俱樂部的管理機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各俱樂部管理人員的經營開發素質。從長遠經營出發,督促道館在基礎設施建設的經費投入,提供標準化訓練場地,加強基礎設施和訓練設備的構建。
第二,各道館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嚴格的經營管理制度,健全專業化的教練員隊伍,實行教練員持證上崗,完善培訓體系,提高自身服務質量,保證跆拳道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加強對經營開發者的理論指導,提高他們的經營理念和意識。對從化市的跆拳道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進行充分調查研究,防止市場盲目過熱。
第四,各跆拳道俱樂部應加強教練員隊伍的建設,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教練員技術、訓練理論水平。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加強與高水平隊伍的交流與合作,大力提高我市跆拳道教練員的執教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天植,盧忠義.吉林省跆拳道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2004(4):94-95.
[2]陳詩強.廣西跆拳道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4(3):90-91.
[3]楊亮.跆拳道運動的起源和發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2):123-128.
[4]黃鶴,王琦.北京市部分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現狀分析發展對策[N].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5]毛秀珠.關于群眾體育俱樂部問題的幾點思考[J].福建體育科技,1995(1):5-8.
[6]徐素華,曹漢湖.武漢市跆拳道健身俱樂部現狀調查分析[N].科教文匯,2007(7).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城建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