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陶冶情操,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學又是國家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重要課程之一,“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進而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如何把音樂課真正變成學生們喜歡的學科?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提供豐富的培養空間,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音樂;創造性;實踐;興趣
當今社會的日益高速發展,與世界已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就對人才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才能滿足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都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音樂藝術的創造等都體現了鮮明的創造意識和獨特的創造能力,因此,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音樂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過多專業的作曲家、演奏家,而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那么,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師,怎樣才能上好音樂教學課呢?筆者根據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一、要深刻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師資建設
古今中外,很多偉人都是音樂的愛好者,例如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等等,他們對音樂情有獨鐘,也許正是有了音樂的陶冶,他們才有了如此大的成就,因為音樂對人素質的培養、對人全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肩負著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以音樂育人,讓他們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把音樂學習也作為人生發展的一項重要作業。我們音樂教師必須明確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推動學生的身心發展,使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音樂的學習,并學得一定的音樂能力,享受其中的樂趣,為自己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可見,音樂教學對于人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另外,職校音樂教師主要以藝術學院或師范學院音樂專業年輕畢業生為主,他們大多是本科生層次或者研究生層次,雖然專業知識豐富,音樂技能水平較高,基本能勝任音樂教育專業的任職要求,但是其職業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相對薄弱,對職校教育發展規律與職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了解不夠。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對于職業學校音樂教師來講,更是“技高為范”!因此,職業學校要不斷加強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既要引導教師“厚德崇教、為人師表”,在音樂知識與能力的言傳身教中感染和教育學生,又要為年輕音樂教師的繼續教育、專業深造提供積極鼓勵與大力支持,并建立、健全教師獎勵機制和優秀教師帶動機制,打造一支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的“三高”音樂教師隊伍,使之走進教室能講,走上舞臺能演,進得教研室能研究。
二、要積極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不僅僅是范文的強制,而是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弊端在于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填鴨式教學在中國根深蒂固,這樣的教學方法明顯已經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都是失敗的,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欣賞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思維和靈感,音樂美妙之處也沒有真正在課堂上體現出來,我認為教師在課上講解必要的內容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把重點放在音樂欣賞上,培養學生獨立欣賞音樂的習慣,鍛煉學生自主欣賞美妙音樂的思維,認真去感受、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洗禮,這才是我們音樂教學的目標。
在實踐教學中,我們一直在不斷探求新的教學策略和欣賞途徑。首先應該欣賞音樂,然后再去做必要的介紹和講解,讓學生先去認真聆聽作品,感受音樂的特點、情緒,根據自己的體驗和理解展開想象。同時應在師生之間展開交流和討論,甚至運用繪畫、編舞等形式進行表演,讓學生直接表達音樂的內涵。
三、教學方法多變
在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和活躍的課堂氣氛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這也是一個有效課堂的前提,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法的多變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根據新課程標準,把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分為: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個方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
1.感受與鑒賞
在介紹西洋管弦樂時,教師在每個學生的胸前貼上管樂器的名稱,配合指揮,當在音樂中聽到自己的樂器演奏時,要馬上起身表演,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讓學生們集中精力欣賞音樂,因為誰也不想當著全班的人出丑,到自己這里表演不出來。
2.表現
播放民族音樂,當學生們聽到自己熟悉的民族的音樂時,及時走出課桌到指定的空場地進行表演,看誰迅速,表演得又好,這也增加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大家積極參與的興致。
3.分組探討研究
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欣賞音樂后可以分組討論自己欣賞后的心得,同時也列舉出各個小組的優缺點,幫助大家取長補短,團結合作。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已經是當代教學的重要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充分發掘自己最大的潛能,增強團隊合作的意識。
4.課堂末尾
設計競猜環節,把這堂課所講的知識點設置成一個個問題來提問,看看哪組表現得最出色,這也增加了對知識的鞏固,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很好的,也是很受學生歡迎的。
列夫·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的情感的速記。”在高校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音樂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聽聽音樂、放松身心,而是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優秀音樂作品,體會美妙生動的音樂語言,用形象的思維方式來達到作品內涵與學生內心情感的共
鳴,進而提高自身素養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滿足他們對音樂的愛好。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欣賞,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產生的厭倦心理,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的欲望,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學有很多實際困難,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從實踐中多總結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根據音樂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鍛煉。
參考文獻:
張志琴.走出音樂與美術綜合的誤區[J].中國音樂教育,2006.
(作者單位 成都市電子信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