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提高高職學生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的成績,語法教學是個關鍵。從考試對于語法知識的要求入手,分析如今高職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對高職語法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語法教學;教學改革;教學方式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實行的教學考試,旨在測試全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是否達到《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所規定的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很多高職院校更是將此考試作為學生的畢業門檻。但是,由于高職學生本身的學習習慣以及在新教學形勢下教師對語法教學的忽略,學生整體的英語運用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反映在考試中,成績提高也出現瓶頸。意識到了高職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我們的語法教學面臨了新的挑戰,改革刻不容緩。筆者根據近年來輔導學生參加考試的實況,對高職語法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語法部分考查情況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既測試語言知識,也測試語言技能,既測試一般性語言內容也測試與涉外業務有關的應用性內容。考試的第二部分是語法結構,是直接考查學生語法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的部分,包括學生對語法結構、句法結構和詞性轉換的掌握程度。從歷年考試的情況分析,這也是整個試卷中失分最嚴重的一個部分。同時,要引起重視的是,語法是語言學習的一個基礎環節,語法的薄弱不只反映在第二部分中對語法知識的直接考核上,學生運用語法知識能力的欠缺導致了學生在翻譯、寫作等綜合能力考查項目上有很多缺失。
二、原因分析
1.學生方面的原因
(1)學生基礎差,缺乏信心
高職高專學生的生源基礎差,大多數上英語課既聽不懂又講
不出,尤其是語法底子很薄弱。學生覺得難,一直都沒有學好,缺乏信心,在全面復習迎接高考的狀態下都沒有學好,也不可能在大學里再學好了。
(2)學生學習習慣差,定力不足
學生學習成績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和長期不良的學習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往往都不能學好語法。再加上,學生學習的持久力也不夠,即使有了學習語法的初衷,也很容易放棄。
2.教師在語法教學認知上的偏差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為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強調英語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了教學改革的主旋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老師對語法教學的認識產生了偏差,認為要貫徹活化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語法教學很難執行,漸漸地語法教學越來越不受重視。
三、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語法教學的效能
1.重樹語法教學理念
一直以來,教師在處理語法教學上都著重強調系統性和概念
性,而脫離了學習語法是為了最終完成交際目的的本質。事實上,要想將一群聽不懂又說不出的學生培養成能在日后工作中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人才,學習語法不僅要學習語法規則,還要通過語法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讀寫能力以及配合適當的情景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有了正確的理念導向,教學才能有的放矢。
2.選擇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鑒于語法教授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課堂變得比較沉悶,學生的興趣也不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手段,靈活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將語法教學用不同形式組織,讓課堂生動起來,增添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由此提高教學效果。
3.嘗試分層次教學
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姆曾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事實上,同一班級的學生在英語運用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方面相差很懸殊,在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教師若“一刀切”,很容易就造成差生“吃不下”,優等生“不夠吃”的狀況。所以在同一個班內,也可以嘗試分層次教學。要求不同,實施過程、手段也不同,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在自己既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四、總結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身處一線的應用型人才。重視能力的培養這個宗旨,給高職教學的實施提出了新的課題。在語言學習上,尤其是語法教學,不能因為過度重視交際能力和課堂的活化而偏廢,反而更應引起教師的重視,更新理念,改進教法,提高效率。不只提高學生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的成績,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于語法教學的認知,并最終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文冰.淺談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和應對措施[J].中國科教博覽,2004(12B).
[2]李曉冬.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9.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外語與公共教學學院公共英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