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作文寫作,是寫作的起步階段,我們把它叫啟蒙作文,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很多學生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一、二年級過于注重基礎知識教學,進入三年級,學生在轉入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往往很難適應,認為寫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產生了畏難情緒。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提高小學作文整體水平,是每個語文教師經常考慮和積極探索的一個重要話題。
一、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發自覺地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一、二年級,學生通過漢語拼音和常用字的學習后,能夠用拼音加漢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使學生萌發了表現自己和表達認識的愿望,順理成章地就有了較好的寫作興趣基礎。
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主要有以下三條途徑: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才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2.引發學生的想象思維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學生的想象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設激發想象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創造能力。
3.鼓勵學生自主積累語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地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在班隊課、體活課、放心班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
二、重視文本模仿
農村小學生課外書籍少,閱讀量不多,唯一的文本就是課本。在教學實踐中,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本學期的一次測驗中,作文題目是“我愛家鄉的__”(山水、果樹、花草)。三年級一名學生就以“我愛家鄉的果樹林”為題,文中這樣寫道:“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樹葉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把樹林封得嚴嚴實實……夏天,樹木的葉子更綠了,把樹林封得更嚴實了,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秋天,這些樹木的葉子變黃了,這時候,果樹向人們獻出又紅有甜的桃子、梨子、蘋果等好吃的果子。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果樹披著銀裝,地上堆著厚厚的積雪。又松又軟,走在上面,咯吱咯吱的……我愛家鄉的這片樹木,它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所以,我愛家鄉的這片樹林。”從整篇作文看,他以春夏秋冬來描寫了家鄉的果樹,表達了他對這片果樹林的喜愛之情。從語句來看,全篇幾乎是本學期教材課文中的語句,學生在理解了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意思后,看到想到如此情景,就會將這些語句派上用場,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三、日記積累
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由于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有限,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在寫日記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盡量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日記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最佳方式,也是練筆最有效的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不論字數多少,每天必須堅持寫一篇日記,有一次,我在檢查學生日記時,發現學生寫的都是真人真事。比如:“今天上課的時候我不認真聽講,挨老師piping了。”學生的日記中,很多字是用拼音代替的,還有很多錯字別字,有的連標點符號都沒有,看起來很費勁,但用心一揣摩才明白: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所認識的事物、內心感受。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出真實的事情。
四、作文評價
用一把沙土放在陽光下一照,你會看到點點金光。同樣的道理,寫得再差的作文,都有它的閃光之處,哪怕是一兩句精美的句子,還是幾個閃光的詞匯。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的興趣,因此,對學生的作文要求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相對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語或一個好句子,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成績很差的學生在描寫秋天的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樹葉飄落的詞“旋飛”,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讀一些課外書,認真作好讀書筆記,相信你的作文會寫得更好!”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對寫作有興趣。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寫,并從中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成功的喜悅。教師只有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烈金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