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相關案例,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哪些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興趣;教學手段
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識字、閱讀、寫作等能力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因此,在教師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注重閱讀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高識字量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為此,本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哪些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并引入若干實例,加以闡釋。
一、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要想讓他們靜下心來進行自主閱讀活動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高對自主閱讀教學的重視,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樹立自主閱讀意識,進而在這種意識的支配下,配合教師教學,激發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只有在興趣、意識以及教師幫助的共同作用下,學生才能夠有效地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并促進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講解《孔子游春》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與文章相關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孔子眼中的春的世界中:“春天,到處都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桃花紅了、柳葉綠了、小草發出嫩芽,春風吹過河水蕩漾起層層波紋,燕子在水面上掠過,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預示著又一年郊外河邊游玩的時間到了!兩千多年前的一天,教育家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來到泗水河邊,暢談、高歌,享受著自然、人生的美好。孔子在這樣美好的春色中,向他的弟子們講學問、講自然、講人生。同學們,我們也湊湊熱鬧,來聽一聽孔子所講的關于學問、自然、人生的道理吧。”這樣,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去領會孔子講授的道理。
二、制訂合適的自主閱讀目標,督促學生自主閱讀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不是很強,需要教師時時地進行監督與指導。因此,在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時,需要幫助學生制訂合適的自主閱讀目標,并設立獎勵制度,以督促與獎勵雙重手段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的進行。學生在明確目標的前提下進行自主閱讀,可以明確自己閱讀的方向,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閱讀,進而有效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的效率。
比如,在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名著《魯濱孫漂流記》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目標。例如,每天閱讀一個小節或者閱讀3頁,將閱讀心得寫下來,與同學們討論、分享。對于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教師不能盲目否定,要注意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提出趣味性、適宜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必定會產生一些問題,教師要注意解決學生的問題,以防學生產生思想誤差。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提出一些趣味性、適宜性、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不斷思考、分析,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自主閱讀的效率。
比如,在閱讀《最大的麥穗》節選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以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問題情境法: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們正走進一片麥田尋找最大的麥穗,你們只能一直向前走,不能回頭。你們能找到最大的麥穗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趁機提醒學生,古代蘇格拉底也問過他的學生同樣的問題,你們想知道這些學生是怎樣回答的嗎,請你們打開書,自行閱讀,并找出答案,將你的感悟告訴大家。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有效進行自主閱讀活動,促進了自身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自主閱讀活動,保持學生自主閱讀的動機
單純地閱讀并不能長久地保持學生的自主閱讀動機。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單一閱讀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自主閱讀活動,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使學生保持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自主閱讀延伸到課外、生活實踐中,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
自主閱讀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與能力來制定,比如,組織文學興趣小組、班級圖書角、讀書競賽、詩歌朗誦會等,這些活動都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同學交流、比賽中,發展運用閱讀內容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例如,在閱讀《青海高原一株柳》時,教師可以選擇一段藝術手法獨特的文字,組織學生進行背誦比賽,并要求學生在背誦中體會柳樹頑強的“毅力和韌勁”,提高閱讀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擴展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態度、習慣與能力,并從閱讀中體驗生活的美好,開啟智慧之門,發展他們的說話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信,隨著學生自主閱讀興趣的不斷提高,他們對于閱讀的欲望將會越來越強烈,其個性化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會越來越快,進而也能提高學生其他語文知識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