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教師實施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興趣和水平是每位教者都應該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問題。提高小學生作文興趣的策略有很多,通過從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日常教學實踐、閱讀教學與寫作的結合以及趣味活動等策略抓起,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獲得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興趣;作文;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難點之一。這些學生提起筆來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找來作文選擇一抄了事,有的空話套話言之無物,有的東拼西湊言之無情,有的胡編亂造言之無序,他們把作文當成苦差事消極應付。
俗話說:“需要是動機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生喜歡作文,并認真寫好作文,就必須使他們把作文當成一種樂趣,主動去做、認真去做。因此,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從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激發動機入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變怕寫為喜歡寫。反之,學生沒有這種作文的心理需求,再好的指導方法也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為了從小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調動他們作文的積極性,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從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抓起
新課標明確規定:一二年級的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見到的詞語。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作文教學必須從一年級抓起。一二年級識字教學任務很重,怎樣兼顧識字作文兩不誤呢?我結合識字教學采用了“以字連詞,以詞連句”的方法。當堂學過的生字,盡量組成一個或幾個常用的詞,再結合日常生活把這幾個詞組成一句話或幾句話,使學生不但對學過的生字進行了鞏固,也為以后的作文訓練做好了語言儲備。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興趣。除課堂識字造句外,一二年級的老師還鼓勵學生課余時間自己搜集自學的生字,并用自學的生字說一兩句話,定期評比自學能手。對自學生字多的、語言組織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他們把從課外讀物中、電視節目中、廣告牌、路標上等處自學的生字搜集來了。把電視中的語言、廣告詞、課外讀物中的好句子記住了、用上了,這樣,既擴大了他們的識字量,也豐富了他們的語言,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
二、從日常生活實踐抓起
三四年級的學生,開始寫整篇的作文了。為了解決學生提筆不知寫什么,不知怎么寫,胡亂抄作文選的問題,我們采用了“先做、后說、再寫”或“先看、后說、再寫”的方法。如,寫記事的文章,寫前先安排學生回去實際做一做,記住做的過程,到校后把做的過程口述出來,經過同學評議后再寫下來,就是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像《我學會了做家務》《我給果樹授花粉》《我為班級做貢獻》等就采用了“先做、后說、再寫”的方法。作文前先帶學生到野外去觀察,到勞動現場去觀察,到學校的操場上去觀察,觀察后口述,然后再寫。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社會實踐,又使學生覺得寫作的內容原來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不覺得作文難了。
三、從閱讀教學與寫作的結合抓起
學生所學的語文課文,是很好的范文,我們在抓好閱讀教學的同時,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對那些適合學生仿寫的課文采用“先仿寫、后學寫”的方法。對好的范文,寫出“葫蘆文”,然后再選擇相應的內容學寫。力求每次作文完成一個訓練點,落實好重點訓練項目。平時,在學生課內外的閱讀活動中,要求學生注意搜集和積累,并堅持每天寫觀察日記,時間長了,他們的作文水平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四、從趣味活動抓起
要使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使學生對所寫的內容有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有些年級在作文前,先搞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然后再讓學生寫下來。如,組織野游活動,寫一篇游記。組織兩班跳繩比賽或排球比賽,記一次比賽活動。組織一次參觀活動,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興趣盎然,對事情的經過記憶猶新,寫起來就既言之有物,又充滿激情。
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我們要遵循兒童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讓學生以我手寫我口,腦口手并用,并且從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抓起,激發學生的作文積極性,這樣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瀾.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2]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3.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福綿管理區成均鎮甘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