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也就必然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一、創設情境,誘發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創設問題情境,多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引導學生自己來析疑、解疑。如,在新課導入時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境中,使學生產生求知的需要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提供可能。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能說出一個數,我就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背鲇趶娏业暮闷嫘?,學生都搶著說出較大的數,力求難住教師,當教師都準確迅速地判斷出來后,學生的好奇心就轉化成了求知欲,紛紛問教師:“為什么你能判斷得又準又快呢?”他們很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從而主動地學習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由于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還提出了“能被7、9、11……等整除的數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學生創新的潛在意識頓時得到萌發。
二、發展求異思維,強化創新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反映在解題思路的求異上。在學生掌握常規思路的基礎上,從一題多解入手,深入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是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具體措施。
例如:糧食加工廠要加工450噸大米,前6小時共完成了40%,照這樣計算,還要多少小時才可加工完?
我先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最后進行全班反饋,一起研討多種解法:(1)(450-450×40%)÷(450×40%÷6) (2)450×(1-40%)÷(450×40%÷6) (3)1÷(40%÷6)-6 (4)1÷(40%÷6)×(1-40%) (5)6×[(1-40%)÷40%] (6)6÷40%×(1-40%) (7)6×(1÷40%)-6 (8)6÷40%-6
一題多解的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使學生萌發的創新意識不斷得到強化,漸漸發展成自覺的求異創新意識。
三、設計開放練習,培養創新意識
開放練習有利于增強創新意識,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設置的開放性習題,又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選擇適當的時機,以靈活的方式滲透到教學中去。例如,學完通分后,教師出了一道結論性開放題:■>■>■,它的答案是不唯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綜合應用分數大小的比較和分數基本性質這兩方面的知識,采用不同方法求解,如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或把兩個分數化成分母比較大但分子仍相同的分數。用這兩種方法,如果把兩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再分別擴大2倍、3倍、4倍……就可以在這兩個分數之間找到無數個比■大,比■小的分數。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進行激勵評價,發展創新意識
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幫助和指導下解決問題后,教師應對他們的學習結果及時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特別是對學生個體的評價,應使學生產生一種“學習成功”的情感體驗,這有助于學生形成“樂學”的心態。
總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順應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積極創設情境,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數學,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小江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