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媒體資源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在農村學校的運用也越來越得到普及。媒體資源的合理利用,加快了師生間的信息傳遞,大大優化了數學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效。“不用還不知道,用過才覺得好”“有了它,不知節省了我們多少時間”,我所在的一所農村小學的教師們如是說。
一、合理運用媒體資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主要推動力。在農村,特別是農村小學,學生的知識面窄,接觸面也不廣;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之在教材的編排中,新授內容大多是由情境導入。教學時,如果沒有合適的媒體資源做媒介,會使得教者難教,學生學來也索然寡味。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遠程資源,針對所授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情境中了解數學信息,提出問題,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合理運用媒體資源,能直觀地體現教學過程,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多媒體作為一門輔助教學的工具,具有極為豐富的表現力。教學時根據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實現大與小、遠與近、靜與動、快與慢、整與散、虛與實之間的相互轉換,能生動地再現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由于學生剛接觸立體圖形,腦筋一時轉不過彎來,不管我在黑板上怎么演示,用實物圖怎么展示,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最終都沒能實現,甚至連畫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都畫不像。情急之中,我想到了媒體資源。于是便從網上下載了一個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方面的PPT課件,從長方體、正方體透視、展開角度出發,重新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終于弄清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頂點、棱長、面之間的關系,并能熟練地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來。
三、合理運用媒體資源,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是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材中某些文字、圖形加以適當處理,使它們自動演繹出結果,可以完善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數學方法。
在教學“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我自制了一個PPT課件,將應用題中用文字描述的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為可視圖形——線段圖,并按題意就教學中的重難點設計了一些活動場景。這樣,刺激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演繹,讓學生尋找條件和問題,弄清了找單位“1”的方法,明白了“整體、部分量、份數”之間的關系。
當然,媒體資源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也不是萬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只有精心組織備課,結合實際情況用心制作課件,合理地運用媒體資源,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總之,媒體資源的合理運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大大減少了教師工作時間,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始終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壩鄉桅桿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