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出色的數學知識,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其中解決問題教學模式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分析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模式下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隨著課改的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再是簡單地培養學生復制知識的能力,而是在這基礎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的能力,其中解決問題教學就是目前很好的教學方式之一。解決問題方式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會審題、會建模、會歸類、會轉化、會反思、會編題的能力,只有學生具備了這些能力,學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才會更加牢固。
二、在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問題環境
解決問題教學模式首先必須要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才能根據問題來進行整個學習過程,所以教師問題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問題環境,問題要保證有趣,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之后學生才能依靠自己的動手能力來解決問題。例如,針對年級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來闡述問題。
2.問題應來自于生活
數學本身就是具有抽象意義的學科,而小學生對于抽象的理解根本達不到透徹,所以教師應選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教師的問題應來自于生活,由此學生才能更好地通過實踐來進行解答,并且通過問題的解決逐漸地培養出良好的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四邊形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誰可以給我指出教室中的四邊形,并說出理由呢?由此學生就會通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發現周邊的四邊形。
3.改變角色,注重合作
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中的角色,應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角,教師作為引導,并且教師應采取小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小組模式既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總之,教師要深刻地意識到,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才能真正地讓學生理解數學并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蔡金菲.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1).
[2]徐麗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J].小學科學:教師,2011(7).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巴姑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