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于過于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感覺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但是,要切實上好一節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所有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更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呢?對此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數學課;數學能力;優化課堂
一、明確教育理念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合作者。
二、認真鉆研教材
要上好課就要備好課,而備好課的前提就是要認真鉆研教材。在鉆研教材時,首先要弄清教材中所講的知識,把它放在整個知識體系中去認識,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內容,認識它在整個教材結構中的地位,認識它與其他知識間的聯系。了解這部分內容在本年級中的作用是什么。細心研究每課時的例題、習題和課堂作業,把握本課的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把握教材的難點和疑點。
三、優化課堂教學
要想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我認為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和諧氛圍,注重參與式教學
在教學中,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好的課應當有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學法指導
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已經過時,不能滿足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要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會學以至融會貫通。
3.合理設計習題,有效提升知識
練習設計既要使學生鞏固所學基礎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又要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編題要講究科學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練習都要有重點、有目的,應體現由淺入深、逐步遞進、構造合理的序列,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順著臺階前進。
總之,數學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陣地,數學課堂的效率也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途徑,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要潛心研究,真正發揮課堂教學的效用。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