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接一個新班級,總發現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一拿到作文題就咬筆頭,感到無從下筆,無處寫起。有的學生擠牙膏似的湊合一篇,為完成作業了事兒;有的學生拖拖拉拉,幾天后才能交,而且文章是前言不搭后語;更有甚者,逃避寫作,說自己寫不出來,所以無作文可交。面對現狀,如何提高全班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這是我近幾年來一直探索的課題。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習慣,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蔽艺J為,葉老要求培養的良好習慣,當然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提高全班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我有意識地在“閱讀和背誦”及“觀察生活”“寫作”等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在實踐中采取了多種措施和辦法,雖然似乎缺乏新意,屬老生常談,但堅持下來,還是不容易的。
一、培養學生閱讀和背誦的習慣
學生從一年級起,我就重視培養學生閱讀和背誦的學習習慣。唐代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寫出好的文章必須廣泛地閱讀,這的確是經驗之談,古代有用,現代仍舊有用。為此,我重抓每天兩次的讀課文。一次是在課堂上,視課文長短安排時間朗讀或默讀。如果課本中有要求學生背誦的文章或精彩段落,絕不錯過,當堂讀,當堂抽背。另一次是利用早讀時間,或在家或在校,學生之間相互檢查朗讀或背誦,過關者得小紅星,由學生小組長抽背抽讀記“小紅星”。學生們為爭“小紅星”積極性很高。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名言警句、精短美文,我會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給學生們朗讀和背誦。另外,根據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在自愿的基礎上,我提倡學生適當訂閱一些少兒讀物。我還發動學生捐書,在教室搞起“小小圖書角”。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不用多久,總會形成看書、讀書、背書的良好風氣?!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我想趁學生年少,精力充沛,記憶力強,正是培養他們閱讀和背誦的學習習慣的時候。
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
從三年級起,我就著重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為了不使學生長大后成為一個只會死記硬背的“書櫥”式的人,我就處處引導學生接觸社會、接觸生活。魯迅先生說得好:“要創作,第一需觀察……”因為我在農村小學任教,出校門就見農田,所以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總要帶著學生去田野里轉轉,池塘邊走走;回來后組織學生交流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互相補充,互相糾正;最后動筆作文《春天里的田野》或《我的發現》。當然,觀察事物、觀察生活應隨著學生的年級升高而擴展,應該是有梯度的,由簡單到復雜,如《我的文具盒》《我的書包》《我們的教室》《春天里的燕子》《我的媽媽》《秋游春秋淹城》等等。在觀察事物前,我不僅教學生觀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觀察,觀察點在哪里,觀察順序應如何。在觀察人物時,我總要指導學生先觀察人物的外形特征,如外貌、服飾等,接著觀察人物的動作、行為,來顯示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再觀察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表情,傾聽對話內容,最后洞察人物的心理活動。我告訴學生,這往往可以在人物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之中反映出來??傊徽撚^察事物還是觀察人物,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細致,引導學生持久堅持,養成習慣。這難道還愁“巧媳婦無米下鍋”嗎?難道還愁學生無內容而寫不出文章來嗎?
三、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
在培養學生閱讀和背誦習慣和觀察生活習慣的同時,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就相當重要了。寫作習慣我認為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堅持寫讀書筆記,堅持寫觀察日記,列提綱、打腹稿一氣呵成,反復修改,精益求精,工整寫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合理分段,使結構清晰等等。良好的寫作習慣養成,一要靠嚴格要求,二要靠長期堅持,三要靠經常督促,四要靠激發興趣,愉快寫作。我的具體做法是按照教材要求制訂寫作教學計劃,兩周一大作,每周一小作,數年如一日,雷打不動。大作以教師命題為主,小作以學生自由作文為主,可寫讀書筆記,也可寫觀察日記,形式不拘,長短不論,有內容就行。學生的大作我是全收全批少改,有眉批,有總批,打分數,指出不足,由學生自己修改,修改后我視情況再加分,既督促又鼓勵。學生的小作我也是全收全閱的,打等第“優良中差”,到期末時算入寫作總分,占百分之三十,由此學生會更加重視。再說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把興趣喻為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驅力。據此,我特別重視激發興趣,使學生愉快寫作。我經常在班級中組織課文朗讀比賽、自選優秀文章抄寫硬筆書法比賽、賽詩會、手抄報展覽評比等活動。一方面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學生,另一方面擴展了寫作素材。我曾在任教四年級時,為了指導學生寫有關活動的作文,在班級進行了一次“給畫像添嘴巴”游戲。一上課,我先講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及注意事項,接著開始做游戲,游戲后再指導學生如何篩選材料。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他慌慌張張地走上臺,看準添嘴巴的地方。老師將他的眼睛用手帕蒙上,還把他轉了好幾圈,當他停下來時像一只迷路的小羊羔,轉來轉去,摸來摸去,好不容易才摸到黑板。下面的同學看他那樣子,哄堂大笑。當他摸著黑板左右為難的時候,有個同學大聲說:‘左邊,左邊!’他立即在那兒添上了嘴巴。拉下手帕一看,哎呀!把嘴巴添到左臉上了,下面又是一陣哄堂大笑。他難為情地紅著臉回到座位上?!痹谳p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學生興趣盎然,全班同學都寫出了較好的文章。針對較多學生作文拖拉的現象,我堅持了快速作文教學嘗試,其做法為:作文前的作文指導要不厭其煩,然后讓學生列提綱,再作文,當堂交卷。我也改進了作文批改的時限,保證作文后的第三天及時進行講評。最初,凡是當堂列提綱完稿的學生加10分,并在講評時表揚,堅持數次后,學生先列提綱再作文,一氣呵成的習慣就養成了。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原來任教三年的六(4)班,在小學畢業考試中,全班語文成績獲全校第一名,其中作文30分,我班作文平均成績25分,沒有一人不及格,得到了學校領導、家長、學生的肯定。在今年任教的五(3)班,也同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盡管還不平衡,但我堅信只要腳踏實地,堅持對學生“三習慣”的培養,又一溪新綠肯定會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染就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