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我國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些話用在課堂上的“導入”這一教學環節里再恰當不過了。音樂教學中,“導入”既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一種教學的藝術。好的課堂導入,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不僅能牽動學生的思緒,而且還能激發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音樂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幾種方法是我在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體會。
一、圖片導入法
通過圖片導入新課,可以增加直觀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春天舉行音樂會》一課時,我先出示幾幅描繪大自然美景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畫面然后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的話描述出春天的美景,然后放音樂《春天舉行音樂會》,學生會感到很自然,也很貼近他們的生活,這種導課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為更好地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創造了條件。
二、謎語導入法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都非常喜歡猜謎語。設置謎語導入新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小青蛙找家》一課時,由謎語導入:“水中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穿件綠色花衣裳,舌頭一伸把蟲抓。”這時,趁勢導入新課,請學生在伴奏音樂中表演青蛙律動,感受歌曲生動活潑、饒有風趣的曲調。這樣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而且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肢體表演導入法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按照音樂的旋律自然進行肢體動作表演,是用形象感染學生的重要表現方式。如在教學《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課,歌曲是蒙古族歌曲,教師在課的開始就帶上蒙古族頭飾隨著音樂跳起蒙古族舞蹈,簡潔優美的動作一定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很快就了解了幾個蒙古族的舞蹈動作及其服飾。有的學生還會跟著老師不自覺地模仿,很快進入角色,為學習新課奠定了基礎。
音樂課的導入是一門藝術。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勇于實踐,大膽探索,一定能在新課標的引領下,設計出最有效的導入方法,使我們的音樂課妙趣橫生,變成學生學習音樂的樂園。
(作者單位 吉林省乾安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