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小學高段學生來說,寫作文都是老大難。小學階段以記敘文為主,很多學生對之畏如虎狼。因為其特殊的年齡階段,認知水平有限,所掌握的詞匯量有限,再加上自身生活經驗的不足,學習能力的不足,他們在寫作文時,要么無從下筆,要么是無話可說,要么是內容空洞,如記流水賬。如何提高小學高段學生寫作水平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現就我在語文教學中積累的一些膚淺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從模仿范文入手,讓學生敢動筆
很多語文教師教學生寫作文都喜歡從仿寫范文開始,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我說的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仿寫。比如,描寫人物外貌、寫景狀物的好的段落,可以借鑒,但要取舍,根據實際情況改造。這種方法用久了,學生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寫文章的套路。怎么開頭,怎么結尾,怎么點題,文章采用什么結構。先讓他們按套路作文,有助于克服心理上的畏難情緒,讓他們輕松地掌握寫作文的基本方法。
二、扎實基本功,讓學生有話說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小到字詞句篇,大到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寫好作文,先要學會說話,過好語言關。要能夠用語言流暢地表達出我們的思想,然后我們才能將它轉變成書面的文字。“課堂不只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它也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場所,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
要寫好作文,更要過好文字關。練習生字、組詞、造句,這也是我在教學中經常進行的常規工作。為了提高學生興趣,增加難度,我還經常在班上組織一些詞語(成語)接龍、連詞成句等方面的活動,鼓勵大家多用新詞,鼓勵大家用掌握的有限詞匯,描繪生活中的人和事。在活動總結時,我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口頭甚至物質上的獎勵,讓他們認識到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我給學生安排了每日一記、每周一記的任務。每日一記,要求盡可能地展現出最近的學習成果,語文課堂上的心得,生活中的感悟等。每周一記記大事、趣事、難忘的事、難過的事……字數不論,貴在真實。
我鼓勵學生多閱讀,做讀書筆記,摘選精彩段落、名言警句,并時時揣摩。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平時點滴的積累,可以持續地培養出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助于他們在寫作文時的“爆發”,平時多儲存,寫文章時才能文思泉涌,信手拈來。
關注生活點滴,積累典型素材,讓文章出彩。要寫好文章,就要培養學生文人的情懷,那就是對環境細致入微的觀察,對生活敏銳的感觸,觀一葉落而知秋臨,見一花開而知春至。寒暑往返,季節更替,每每在我們身邊發生,我們內心毫無所動,便熟視無睹。但若我們像杜甫一樣有一顆敏感的心靈,有一段離亂坎坷的經歷,或許也能寫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千古名句。每一個人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對待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關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你就會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發現。選取與別人不同的視角來構思,你的文章就能別具一格。
三、寫真人,書真事,表達真情實感,讓文字生動起來
文字是無聲的歌,文章是心靈情感的流淌。“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教導學生寫作文,也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記錄生活,用自己的文字描繪生活,用自己的情感體驗生活。我在給學生布置作文任務時,有意地選取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題目,然后給他們一至兩周時間去親身體驗。比如《我是媽媽好幫手》《我學會了xx》《我體驗到了xx》等。學生實踐完了,再經過小組總結交流,我再稍加點撥,然后當堂完成。如此一來,效果非常明顯,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寫得流暢,一些平時寫作水平一般的學生也有了不俗的表現。比如,有一個學生以《我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為題洋洋灑灑寫了5篇之多,近2000字,要知道他可是全班最害怕寫作文的人。看來,勞動不僅造就人本身,也能成就好文章啊!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寧強縣陽平關鎮唐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