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所學知識復習的重要性,被孔子這一言而概括之。本文就針對語文復習談一談如何實現“溫故知新”。
一、對小學語文知識“溫故”的進步意義
具體一點說,“溫故”就是對所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彌補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的不足,也還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除此之外,還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系統地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并為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具有條理化知識結構提供了前提條件。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溫故”把學過的知識再在頭腦中過濾一遍,從而選取精華,形成知識框架,為更好地迎接新知識奠定基礎。
二、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溫故”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時期,他們就像剛剛開苞的花朵,努力地吸取陽光的精髓,對成長充滿渴望,對一些變化著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及接近的興趣。所以教師要立足學生的身心,不要一味地以“題海戰術”來鞏固學生所學過的知識,這樣只能使學生失去復習的興趣,從而影響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在對知識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各類的游戲、活動,比如在對唐詩進行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唐詩接龍”的方式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情況。這一階段的學生競爭意識很強,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種互相比拼的態度,來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復習。這樣不僅可以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還能避免對知識第二次回味的枯燥乏味感。
三、新穎的引導加強“溫故”的質量
有位哲人說:“一切新穎的東西,都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使之永久記憶。”這句話并不無道理。在小學語文復習中,教師要將學生所學的舊知識以獨到新穎的方式再現到學生的面前。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與所學課文有關的或聲音,或情感,或圖畫,以具體的方式表達出來,然后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逐字逐句的回顧。回顧的過程中,教師可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復習。
四、“溫故”“知新”二者統一
語文教材的篇章之間都具有潛在的聯系,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洞察這種聯系,從而更好地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知識框架結構。另外,教師還要利用這種關系,引導學生將“溫故”與“知新”統一起來。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溫故”是對學過知識的第二次學習,可以說是對知識的結束性總結,另外“溫故”也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也具有起始性特點。所以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有效地“溫故”舊知識,同時還要通過對舊知識的“溫故”帶領學生進入知識的新領域。
(作者單位 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撫邊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