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眼新課程背景,著眼小學作文教學現狀,提出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對考場作文進行針對性指導,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等幾條建議,以期提升小學作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在當前提倡素質教育,深入進行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即提倡自由表達、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達個人的真實感受,書寫心靈,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高。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出發,提出以下幾點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建議,拋磚引玉,以達到課程改革的真正目的。
一、提高對語文課程質的認識,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有效結合起來
所謂語文,筆者以為就是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一種工具,一方面通過語文來聽懂別人的話語,讀懂別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要通過語文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記錄下自己的思想。
教師在講授親情類主題的閱讀文本時,一方面花大力氣在分析教材文本的立意、選材、修辭方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語言特色;另一方面在講授之后,利用現成的課堂資源,教師馬上給學生布置一篇無論是內容還是主題都相似的作文,這樣可以一舉兩得,要比在隔很長一段時間以后要求做類似作文的效果要好得多,對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針對考場作文的文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作文技巧進行輔導
實事求是地講,考場作文與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創作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所以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就應該針對考場作文的文體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以期收到較好的效果。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1.把平時的習作訓練和考場情形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要學生保證一定的寫作速度,當堂完成;要學生平時形成認真書寫的習慣,以達到考試時保持卷面干凈整潔的目的;作文簿也不再使用,而換做與考試時一樣的作文紙,即在平時作文時就要思考考場作文的謀篇布局,等等。
2.當前考試時多采取命題作文的形式,故而在平時作文中,教師可以不按教材上安排的單元寫作實踐活動上的作文要求,而換做與考場作文相對應的命題作文的形式,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技巧輔導。
3.在平時習作實踐中采取命題作文形式的基礎之上,教師要有目的地根據小學生六年的作文思維特點,制定相應的授課方式及習作要求。
三、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練字。俗語說,字如其人。可以說,字書寫得好壞,對于作文的影響是直接的。為了提升作文水平,必須抓書寫。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摘抄,目的在于積累。俗語說,背書是寫作的基本功,是十分有道理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平時的積累,怎能有關鍵時刻的文思泉涌呢?所以,養成平時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3.日記。它的意義更加寬泛,對于學生成長過程中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素養具有較大的影響。很多學生將日記當成了一種負擔,我們應該及時糾正這種情況。
可以說,以上幾點不能獨立進行,相互制約,只要我們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通過考試這個渠道,努力鉆研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語文的學科特點,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耕不輟,開拓進取,就一定可以迎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武南.兒童作文題材生成的受制因素與對策研究.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2]崔巒.談談小學作文訓練的目的和要求.課程·教材·教法,1996(3).
[3]吳立崗.試論賈志敏老師的作文教學特色.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06(6).
(作者單位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枚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