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語文教學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有效課堂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教學活動作為一門藝術,需要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與,而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基礎,課堂的教學不僅要滿足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追求,還要滿足學生的興趣與心智的需求。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從小學語文有效課堂中存在的障礙以及如何解決這些障礙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課堂;障礙;應對策略
有效課堂指的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使得學生進行積極而主動的思考,并且在課堂學習中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并力求語文教學的形象性、有效性、深刻性與整體性等。
一、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存在的障礙
1.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
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很好地激發出來,積極性不能得到有效調動,最終結果是失去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種授課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小學語文教學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2.忽視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忽視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這主要表現在:(1)受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教師只是教授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2)受到升學以及分數的壓力,往往為了追求高的分數而不注重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不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3)誦讀在語文的學習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師往往忽視誦讀,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影響。
3.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
小學生還處于發展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不是很好,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很多學生只是一味地聽課或是單純地記筆記,這種做法使學生很難融入老師教授的內容中,被動的聽課方式使得學生不能積極地回答或思考教師的提問,最終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二、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策略
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不利于學生學習語文,因此,在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中,學生要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并且要轉變為課堂的主體,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富于創造性與主動性的心態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全面發展。
2.積極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比如可以使用情景教學法,以更好地活躍課堂的氛圍,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小學時期是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積極地創設環境,積極地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方法比較單一,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因此,在構建語文有效課堂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調動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提高與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4.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積極有效學習的基礎,教師只有營造好的課堂氛圍,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熱情,從而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以后,教師與學生形成一種和諧、平等的關系,教師會毫不保留地教授學生,學生也會樂于接受知識,這種和諧的課堂氣氛更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并且可以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問題,有利于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課堂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以及能夠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課堂教學,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并積極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小學語文有效課堂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探索,積極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語文有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海英,陳明平.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策略探索[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12).
[2]金麗.開展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障礙及其對策[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1(2).
[3]蔡也花.淺議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方法[J].新一代,2010(1).
(作者單位 山東省日照市兩城鎮王家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