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無疑是提高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農村的數學課堂教學狀況來看,小學生愿意或者能夠提出有效的數學問題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研究農村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差的原因,大力培養他們的數學問題意識,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數學問題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一、研究的意義
眾所周知,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可見,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實施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效課堂的提出,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無疑是提高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盡管教師課前精心設計各式各樣的教學情境,但是課堂上會提問題的學生還是寥寥無幾,有的甚至被教師“逼問”才勉強提出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這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大部分學生找不到問題的“切入點”,不知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學生產生恐懼心理,不敢輕易提出問題。
3.大部分學生學習信心不足,擔心所提問題遭師生嘲笑。
4.有些學生的問題與課堂內容毫不相干或是超出教師當時所能解答,被教師誤認為是有意搗亂,從此不敢再提問。
5.教師替代學生設計問題,學生依問而答,因此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培養觀念。
三、問題解決的途徑及方法
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要徹底改變農村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差的現狀,需要我們廣大農村數學教師勇于探索,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教學中要使學生懂得提問、敢于提問、樂于提問。
1.巧設質疑情境,誘發問題意識
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事先設計好一個個問題,牽引著學生步步入甕。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奇事物,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認真觀察、發現并提出問題,從而主動進行探索。
2.改善教學環境,激發問題欲望
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試想身處一個人際關系緊張,教師“嚴加看管”,缺少民主的環境,誰能安心學習呢?更不用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了。
學習是一個不斷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比教師更需要問題能力。激勵學生敢于提問,教會學生善于提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作者單位 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北銅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