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學生的學習壓力異常巨大,小小的年紀就都背上了與身體不成比例的書包,而且課后還有繁重的家庭作業,這一點著實讓人感到心痛。可是,在現實之中我們又往往難以決斷,雖然知道他們這樣很辛苦,不應該承受這么大的壓力,但又不得不這么做,因為倘若你不這么做就會比別人落后。針對小學生語文究竟應不應該留作業的問題我想發表一點淺見。
一、小學生留語文作業有沒有必要
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是學生日積月累形成的最終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所以,這門課程的著重點是長久學習之后最后的檢測。由此,我認為還是應該留一些語文作業的,這一點很有必要,不管怎么說,作業都是檢測學生是否掌握學習內容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學生學習的程度如何,不能僅僅依靠學期末的考試,那樣的方法未免太過牽強了,即使能夠發現學生哪點不足也為時已晚了,因為在學期末無法再為學生補課了,這樣一來就無法達到教學目標,所以說,作業還是有必要留的,即使是小學語文課程。
二、留語文作業的額度
剛才已經提到過語文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不同點,它的著重點是長時間的積累,所以,這就給留作業的額度帶來了很多伸縮性,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今天的任務量來決定留作業的多少,倘若今天其他課程留的作業特別多,不容易完成,那么語文這門課完全可以選擇少留或者不留,因為,僅僅一天的語文作業并不會影響到學生整體的語文成績。反之,如果今天其他課程的作業留得非常輕松,學生可以利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作業,那么語文老師便可以加大對學生的檢查力度,也就是說可以適當地多留一點作業。譬如說,可以寫一篇作文,做一篇閱讀等,但總體的作業量,我還是建議少于其他課程的,因為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檢驗學生的目的,也可以使孩子沒有壓力。
三、變更作業形式
我們常說:“生活處處有語文。”的確,語文處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們在留語文作業時不必刻意地拘泥于作業的形式,沒有必要必須留書寫形式的作業,老師完全可以變更作業的形式,如,讓學生幫助父母洗一次碗筷,然后記下心得,之后整理語言,第二天在課堂上演講出來等等,這些都可以,并且都能達到鍛煉學生、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所以,變更作業形式是一種很好地為學生減負的方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留作業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師應該注意作業的額度,切莫讓學生感覺作業是一種負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加燦爛、輝煌!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古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