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直觀形象思維的重要課程。作為小學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了解教育發展的趨勢,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學生;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考
一、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材是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發展特征和心理特征進行編排的,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進行數學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從小學生的思維活動出發進行備課、授課及練習。小學生思維活動主要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利用這一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運用生動的、直觀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如:講到“圓”這一章。教師可以通過動手在黑板上畫圓,或運用教學資源中圓的模型讓學生接觸圓形,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畫圓來激發他們對圓的感官形象思維。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資源,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圓的形狀及圓在生活中的運用。通過建立形象的感官思維,減輕學生對教學中理論知識和計算原理的陌生感和抽象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數學和生活經驗相結合
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將生活中學生經常看到的、接觸到的事物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培養小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現在的教育強調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也要注重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例如:講到“貨幣”這一章時,可以將貨幣換算和生活購物進行掛鉤,通過問題提問的方式講解貨幣兌換規律,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設置問題:“假如一根冰棍兩塊錢,那么我需要支付多少張1角錢的紙幣呢?需要支付多少張5角的紙幣呢?多少張一元的紙幣呢?”把數學問題的解決引到現實生活的應用中來,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開發他們的數學思維。
三、開展數學趣味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利用小學生的童真、童趣特征,開展一些引發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趣味活動,克服傳統教學中枯燥的教學模式。小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特別強大,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的這一特征,開展小組數學競賽活動。如:教學中要求牢記的“乘法口訣表”,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之間乘法算式的相互提問和競答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口訣,學生為了在活動中贏得精彩的表現,課外充分準備,在這個準備過程中任何一個學生都不甘落后于集體的腳步,這有利于學生數學的共同進步,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克服傳統的教學知識和實踐、生活分開的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趣味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嶺縣太平山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