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課程教學理念下,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在教會學生基礎知識,還要把語文課堂作為一個豐富多彩的舞臺。在課堂中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使學生從被動地學習向主動地學習轉變。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殿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的過程,是教師教孩子們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何動腦的過程。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為了省時、省事,為了完成自己所謂的教學任務,而只注重講結果,不注重講過程,更不能越俎代庖。
記得在我講解小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一篇語文課文時,當講到詞語“綠油油”時,學生突然問:“老師什么是綠油油?綠油油又是什么樣子?”在我的腦海中立刻呈現出一片深綠且綠得發亮、生長茂盛的植物,剛要告訴孩子們答案,欲言又止,想到了這是孩子們學習的過程,課堂是孩子們的課堂,我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剝奪孩子們的學習權力。我靈機一動,想到了教室外有兩行綠油油的冬青,這不就是最為切合實際的教學素材嗎?何不拿來一用。隨機摘了兩片葉子,一片是綠油油的,一片是黃綠色的,回到班里:“孩子們,大家快看,這兩片葉子是什么顏色?”課堂立刻就活躍了起來。
“綠色!”學生們齊聲答道。
“那么它們有什么不同?”接著問。
孩子們紛紛回答:“一片綠得比較很,還有一點光亮;一片葉子發黃,不是那么的綠。”
當我問到“那么哪一片是綠油油呢?”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回答道:“那一片、那一片……”紛紛指向那一片綠油油的葉子了。然而未等我問“為什么是這一片綠油油,而不是那一片?”時,孩子們已經是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了。有的說因為這一片綠得很,有的說這一片不但綠得很,還發出了光亮,像在葉子上涂了一層油一樣,所以,我認為是這一片,等等,許多類似的答案。“真棒!看來我們真是一群聰明活潑的孩子,不但善于觀察,善于動腦思考,而且還會想象,竟然想到了綠油油的葉子像是涂了一層油一樣。對!綠油油的意思正是你們所說的!綠油油是用來形容植物濃綠、深綠而且綠得發亮,像在葉子上涂了一層油一樣。”此時孩子們個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因為,這是他們通過自己學習得到的,不是別人告訴的結果,所以,他們快樂;因為,他們展示了自我,成就了自我,所以他們快樂;更是因為他們得到了我的認同與贊揚,所以他們快樂。為了加深對綠油油一詞的認識,我又進一步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么,我們想想哪一片葉子生長得茂盛呢?”
“當然是那一片了。”學生們不約而同地指向了那一片綠油油的葉子。“對,綠油油還說明植物生長旺盛、茂盛,長勢較好。我們誰能用‘綠油油’這一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呢?”接著引導學生使用詞語。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了,學生都爭先恐后地發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的想法。
為了弄明白“綠油油”這一詞語,我耗費了將近5分鐘的課堂時間,雖然我的當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值得的,因為“綠油油”一詞,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眼、腦、口多個器官來參與學習活動,而且整個的學習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來參與的,我只起到了指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教給了學生一種如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這樣的課堂是高效的、靈動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是開心、愉快的,因為他們在這樣的課堂上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成就自我,實現自我,所以他們愿學、樂學。
總之,學生學習是一種不可逾越的過程,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正是這種漫長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充分地發掘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清豐紙房鄉后萬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