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語文課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講著課文內容,孩子們也在全神貫注地聽講。突然,“哇”的一聲,打破了教室的寧靜。原來是劉旭同學嘔吐了,她臉色蠟黃,眉頭緊鎖,儼然一副痛苦的表情。桌上、地上、椅子上還有她的褲子上沾滿了剛才吐出來的未消化的食物,這些東西散發著又酸又臭的十分令人作嘔的氣味兒。頓時,教室里的孩子們騷動起來,很多同學抱怨著:“什么味兒啊,太臭了!”“老師,快開窗吧,我們要被熏死了!”“這還怎么上課?”教室里不乏孩子們的嘮叨聲與埋怨聲,還有作為班主任的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前桌的同學夏洪濤連忙把椅子向前搬了搬;后桌的同學包美玲下意識地把桌子往后挪了挪,嘴上還嘮叨著:“哎呀,我的桌子都臟了,真是的!”同桌吳強索性用手捂住了鼻子,還把臉轉了過去。看到這種場面,我的心里一陣酸楚:這些孩子,怎么能這樣,難道連最起碼的同情心都沒有嗎?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使孩子們表現得如此冷漠。對,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應該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懂得關心同學,幫助同學。
于是,我拿起了笤帚和撮子走到劉旭面前,關心地問道:“還難受嗎?要不要去醫院?”劉旭吃力地抬起頭,并搖了搖。我轉而面對大家說:“劉旭吐了,十分難受。有誰愿意為她拿些水來漱漱口?”陳巖站起來說:“老師,我去打水。”“不愧是我的學生,好樣的,陳巖!”鑒于他的表現,我毫不吝惜我的夸獎。“我現在要幫劉旭打掃一下,有同學愿意幫忙嗎?”說完,我沒有立刻動身,特意留意了一下孩子們的反應:有的一臉疑惑,面面相覷;有的兩個人小聲嘀咕著什么;有的干脆就沒有任何反應。嗨,看來只有我行動起來才有效果啊!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掃起了這堆臟物。這時,孩子們再也坐不住了。這時,很多孩子也過來幫忙,有的搶下我手里的笤帚和撮子,接著掃了起來;有的拿來抹布擦起了弄臟的桌椅;有的拿來拖布拖起地來;坐在劉旭周圍的同學也對她多了些問候與安慰。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劉旭的周圍干凈了,教室的空氣又變得清新了。
以前,對于這種情況,我經常是簡單地處理一下,自從接受培訓之后,我改變了處理事情的態度。孩子們的事無小事,這正是他們清醒認識自己,完善自我的好機會。于是,我組織大家坐好,笑著對他們說:“孩子們,剛才看見大家幫劉旭同學處理嘔吐物,我很感動。老師要在這里替劉旭謝謝大家!”說完,好多孩子低下了頭。我趁機說了一句:“有誰愿意說點什么嗎?”話音剛落,吳強站了起來,小聲說:“老師,我表現得最不好。劉旭是我的同桌,她那樣難受,我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嫌棄她。我想對劉旭說聲對不起。”接著,又有幾名同學相繼談了自己的表現。孩子們都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好,很后悔自己的行為。我沒有責備他們,因為我知道,孩子們已經有了進步,這才是最令我欣慰的。我笑著說:“孩子們,此時此刻,在你們身上我發現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愛!相信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會做得更好。”
這堂特殊的語文課上,孩子們學到了最寶貴的知識,那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視而不見或袖手旁觀,應該主動伸出雙手去幫助他。此后,孩子們懂得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了。當有同學忘記帶午飯時,孩子們會將自己的飯讓給他;當有同學不小心摔倒時,孩子們總會毫不猶豫地扶起他;當有同學生病時,孩子們會送上他們真誠的問候與關懷;當有同學學習上有困惑時,孩子們會像一位耐心的小老師為他講解……這樣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是愛的力量讓孩子們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可愛了!就讓我們將愛播種下去,播種在每個人的心里,生根、發芽、長大、開花。我相信,此時在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愛的種子已經在慢慢地萌芽,逐漸地長大。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紅帽子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