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要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新大綱精神的目的,必須進行識字教學的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真領會大綱精神,革新授課方法,把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生字教學的先導
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前提。這一點,用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的一句“沒有任何興趣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維持長久的。”足以說明。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有探索和追求知識的動力。根據低年級學生自制力不強、注意力不夠集中、往往憑興趣學習的特點,我認為教師應該采用競賽、游戲、猜謎的形式,營造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注意激發和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熱情參與,別把學生引進“呆讀死記”的胡同。
1.猜謎語的活動容易活躍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比如,我在教《難忘的潑水節》一課的生字“鼓”時,讓學生猜謎語:“一士左上坐,吃掉豆一顆,右側棍一支,注意別寫錯。”小家伙一個個都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當我肯定了他們的謎底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悅。這樣,識字的效果大為提高。
除了教師編謎語讓學生猜以外,也要激勵學生自己學會編謎語、編口訣,把識字變成一種樂趣,免除反復抄寫、死記硬背的煩惱,讓學生越學越聰明。
2.競賽是一種很有效的生字復習方法,在生字的復習中可以用寫字競賽、加偏旁組詞競賽等方法。如: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開展“寫帶有相同偏旁的字”等競賽活動,既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增長他們的知識,還可培養他們的集體協調能力。
3.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做游戲。在教學完識字后的鞏固階段,適當做一些“找朋友、小貓釣魚”的游戲,可以讓學生準確地把握重難點內容,達到復習生字、訓練語言的目的。如:用卡片寫出生字的不同部件,玩組字游戲等。
二、把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作為識字教學的關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說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十分重要。因此,識字教學中能否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是提高識字教學效果的關鍵。
1.重視漢字的構字規律指導,使學生根據規律掌握漢字。讓學生掌握并充分利用字的構造規律,培養學生識字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的認識就可以大大加速,識字效率就能提高,為以后學習漢字打下基礎。我在教二年級教材中的形聲字時,首先教給他們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同時又引導學生注意字音的變遷,讓他們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
2.靈活調整識字內容,讓學生自選生字匯報識字方法。在識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掌握基本字、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偏旁部首,再讓學生利用拼音識字,掌握讀音;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后,又教學生用“熟字加(減)偏旁”和“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生字。最后讓學生自選生字匯報識記方法,加強記憶。比如,在教二年級《泉水》一文中的“挑”字時,可以讓學生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比較識字,達到舉一反三的識字效果。
3.讓學生自選生字書寫加以鞏固,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開展課外識字競賽活動,把拓寬學生識字渠道作為識字教學成果鞏固的保證
識字教學僅靠課本是不夠的,必須向課外延伸和拓展。
1.開展“課外識字”競賽活動,激勵學生利用看書、看電視等機會識記生字,并將學習成果于第二天課前進行展示,教師將學生的所學生字在“展示臺”進行展示,并張貼小紅花予以鼓勵。
2.開展“每天一句普通話”訓練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積累識字成果。可以讓學生背背古詩,講講故事,也可談談電視節目,說說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等,教師在學生匯報交流時,及時地指出表述中用到的生字,提醒并幫助學生識記,使學生不斷積累識字,發展語言。
總之,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一個重點,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探索與追求。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簡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