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內容】
青島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下冊“梯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
2.通過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數學轉化思想。
3.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想、驗證、合作、交流、歸納、推理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創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將各種不同的算法整合成梯形面積公式。
【教學準備】
每人準備梯形硬紙片5張(其中兩張完全一樣)小剪刀1把,透明膠1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猜想
1.電腦顯示水產養殖場(甲魚池)的圖片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參觀的水產養殖場的甲魚池嗎?
生:記得。
師:我們已經知道一號甲魚池的形狀,是——
生:梯形。
2.電腦顯示甲魚池的圖片
師:現在養殖場委托咱們班同學來計算一號甲魚池的面積,你們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生:能!
3.電腦演示:一號甲魚池平面圖
師:怎么求這個梯形的面積?
生1:我猜想,是不是像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一樣,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再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
生2:我看好像可以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先分別求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再求它們的面積和。
生3:我認為可以把它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與它等高的三角形,先分別求出各自的面積,再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
二、動手操作,進行驗證
師:剛才同學們的想法很好,現在請同學們用已準備好的梯形紙片,對剛才的猜想進行驗證。
學生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互相商量,共同探究。
三、合作交流,概括梯形面積公式
學生陸續將自己拼的結果貼在黑板上:
1.討論第1種拼法
師:(指著第1種拼法)請這種拼法的同學上臺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是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生:底是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高不變。
師:那它的面積和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你能求它的面積嗎?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所以梯形的面積就是:上底×高+下底×高,再除以2。
即,通過乘法結合率求出:(上底+下底)×高÷2
2.討論第2種方法
生:(指著圖),我是連接梯形的對角線,將梯形分割成兩個等高的三角形。
這兩個三角形的面積都可以求。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師:你們真能干,把老師想說的都說出來了。
這就是梯形的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
怎么用字母來表示這個公式呢?
S=(a+b)×h÷2
3.討論第3種方法
師:(指著圖)這種拼法很新鮮。你是怎么想的?
生:(指著圖)我是把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與它等高的三角形。這個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都可以求,再求它們的和就是梯形面積。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其實呀,梯形的面積還可以通過很多種方法推導出來。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再進一步交流,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四、解釋應用,拓展提高
師:經過測量,工人師傅繪出1號甲魚池的平面圖,現在你能求出它的實際面積嗎?學生計算:(80+100)×60÷2=5400(平方米)
出示直角梯形。
師:同學們能求出這個梯形的面積嗎?
(學生獨立計算。)
出示沒有高的梯形。
師:請同學們幫老師算出這個梯形的面積。
(讓學生發現沒有高。)
總結: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不但自己推導出了梯形面積計算公式,還能運用這個公式解決實際問題。今天的作業就是寫一篇數學日記。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黃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