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都有了新的要求。關于提高學習效率,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這里與同行交流。
一、明確目的,改進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視野下,數學的學習由知識的傳授轉變為能力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等方面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內容。即一節課中要讓學生形成什么樣的知識意義建構,形成什么能力,解決什么問題?!斑\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激發動機,創新教學方法
學生的學習是有著濃厚的感情傾向的,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痛苦的,沒有興趣的教學是失敗的。因此教師要研究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自內心地學習,也就是時下常說的調動學生內部心理機制,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教學中教師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認知,以多彩的形式、幽默風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講軸對稱圖形的內容,我讓學生觀看生活中的對稱美:出示課件,美麗的蝴蝶、雙喜字、落葉松、人的面部、各種建筑的對稱美等,學生在視覺畫面的刺激下,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內容。
三、鍛煉意志,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數學學習是比較抽象和枯燥的,只有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才能收到預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設,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形成新的完美生成。而學生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則要從善于思考開始。不管是在導入階段還是在新課學習期間,教師都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考的機會,使學生漸漸形成思考的習慣。
如講授“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時,我首先拿出一根竹竿,告訴學生這根竹竿長度是1米,誰能在目測的情況下,不用刻度尺就把這個竹竿5等分?這個探究問題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思考意識。
四、注重數學的應用性
新課標要求學生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把數學知識放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引導和學習。工業化的不斷推進,要求人們工作和學習要在一定的數學知識基礎上,進行儀表的操作和機械的職能操作,沒有一定的數學知識是不行的,同時也說明數學教學的應用性極高。機械化和電子化水平要求數學的應用性提高??筛鶕虒W內容,適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
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老師都側重如何教數學,而新課改理念則強調怎樣學。由原來寫教案轉變為如今的寫學案。教師要研究怎樣引導學生學,把注意力放在引導學生學上。所以教師研究教學方法,就要從學生怎樣學著手。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潘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