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戲曲藝術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是無數藝術家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積累的結晶,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藝術體系。如何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戲曲,喜愛戲曲呢?首先,要從弘揚民族文化的高度推廣戲曲音樂,充分發揮教育的主渠道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其次,要以振奮民族精神的態度搞好戲曲教學,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及方法,實現最佳效果;最后,要以科學的方法探索戲曲教學的規律,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關鍵詞:新課程;京劇藝術;戲曲教學
戲曲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之一,現已面臨危機,挽救戲曲、挽救民族文化是我們音樂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進行戲曲教學,使我們學生認識戲曲、了解戲曲、喜歡戲曲,使我們中國優秀的戲曲音樂發揚光大,這是需要音樂教師所思考和努力的問題。音樂老師應該積極地去探索和研究,尋求好的方法和措施。下面僅從個人在戲曲音樂教學中的體會談幾點看法。
一、要從弘揚民族文化的高度推廣戲曲音樂
在教材的選編上,應從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高度,把它當做國人必學、必唱的“國戲”來考慮系統編排。早期京劇科班和當今的少年戲校的實踐已證明,普及京劇要從小抓起,少年兒童完全可以接受并學好京劇。
毋庸置疑,戲曲藝術本身還存在推陳出新、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尤其在當前現代流行音樂與影視文化的沖擊下,青少年在這種商業氣息濃厚的快餐文化氛圍里,其藝術品位和審美標準已經受到嚴重侵蝕和誤導。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看到學生的可塑性,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教育的主渠道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青少年追新求異的特點。用最優秀、最具藝術價值的民族文化來教育培養我們的下一代,使他們能在健康的文化環境中茁壯成長,使之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師的自身因素直接關系到戲曲教學的效果
要進行戲曲教學,第一要素是教師。要上好戲曲課,教師得鉆進去。要通過培訓學習,了解戲曲的基本知識,知道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該怎樣教學生學習戲曲、欣賞戲曲,要認認真真地從戲曲唱腔到表演(演唱)技藝去學習。也許只能學到一點皮毛,但要力求不走樣,一定要下工夫。還可以因地制宜,充分開發利用當地資源。可以聘請京劇表演家、劇團專業人士等到校進行教師培訓,指導學生課外興趣小組??傊e極主動、想方設法地解決教學資源問題。
教師對學習戲曲的態度應該是積極樂觀的,只有你用心去體驗戲曲,你優美的唱腔、變換的身段、生動的表情,才能夠讓學生被戲曲吸引,并對戲曲有求知的欲望。曾經觀摩過很多公開課,戲曲內容很少見,我想和教師自身的素質有很大關系。新時代的教師應敢于突破自己,做敢于創新改革的前沿者,越難的課題,越要去研究探索,這才能更好地貫徹新課標的宗旨。
三、要以科學的方法探索戲曲教學的規律
1.教師在課下要注重自身對戲曲知識的積累,搜集一些劇照、精彩的唱段以及介紹戲曲家和戲曲知識的小文章。平時多看多聽不同劇種的戲曲,精通一到兩種戲曲,并能唱上幾段,做一個戲曲“雜家”;在課堂上,應以自己對戲曲的積極熱愛態度來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營造學習戲曲的良好氛圍,用有感染力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優雅的手勢、有腔有韻的演唱,將學生帶入一個如醉如癡的戲曲天地里,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教學之初一定要“從趣入手、由淺入門”,可先讓學生聽一些蘊涵著戲曲音樂元素的經典歌曲,教師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盡量給學生親自展示、演示或演奏。教學實物教具包括一些服裝、道具及其臉譜圖片泥塑,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
2.在戲曲欣賞教學中,充分滲透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理念,教學環節設計、教學形式上要富有創造性,努力去開發一些具有游戲傾向的藝術活動。借助游戲性的藝術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體驗藝術,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加強學生間的合作,獲得相互關懷、尊重、友善、分享等人文素養。
3.要及時發現和培養“小戲迷”“小票友”,并給予展示的機會,以點帶面,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使戲曲在校園里的傳播有更廣闊的空間,既面向全體,又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4.要科學地統一歌曲與戲曲的發聲方法,注意求同存異,先找共性,后發展個性。比如歌唱的呼吸、發聲的共鳴、以情帶聲以及真假聲的結合等都是相通的。
5.教師除要加強自身修養、練好內功外,更需要練好外功。一方面要爭取領導和班主任老師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京劇聽、唱、看、比、演的外部環境,形成一個振興京劇藝術、培養京劇觀眾的小氣候。
羅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更不是一兩個人,一朝一夕能輕而易舉實現的。教師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主體。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目標通過教師的努力,變成為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實際行動。音樂教師應當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以積極的眼光去嘗試、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在實踐中敢于改革創新,不斷努力,中學的戲曲教學才可能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章詒和.中國戲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03.
[2]趙薇.淺論歌曲與戲曲的演唱.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