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英語口語交流表達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學生語言學習認知思維和知識技能轉化運用能力的水平。提高學生表達交流能力的策略包括課堂教學環境創設、閱讀素材優化、書面表達延伸等方面。發揮好學生的課程學習主人翁作用,創設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交流載體,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表達交流是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交流表達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口語;交流
英語作為一種交際性語言,表達交流是其核心。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來認識和感知英語,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技能。受考試功利性的影響,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交流中忽視了語言英語的交際性本質。這給學生在聽力理解、語言表達、思維發散等方面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一、豐富口語表達形式,增強學生的認知體驗
構建主義教學理念認為,創新教學形式,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優化教學過程,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認知體驗。對此,在教學中可通過豐富的口語表達形式來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新鮮感,使學生的語言學習始終保持高漲的激情和興趣。
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口語表達來豐富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多種學習活動中深入理解感悟,促進語言知識技能有效內化生成。這些方法的運用就是要在圍繞表達交流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巧妙地設計與此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接近真實語言表達交流環境中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這些形式的豐富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表達交流機會。從近幾年的課程教學實踐來看,優化口語表達形式更是對課程知識的拓展延伸,能夠更好地激活學生語言表達的主觀能動性。這些形式主要有:(1)課前談感受,即圍繞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認知感受進行表達,可圍繞classmate,friend,school life等方面進行自由表達;(2)拓展課題文化背景,可要求學生針對學習內容,以自己所知道的形式來進行表達,豐富學習內容;(3)學唱英文歌曲,推薦一些流行的英美經典音樂,鼓勵學生進行學唱,緩和課堂緊張教學氛圍;(4)開展英語沙龍,允許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引導表達交流,以激發學習興趣。
二、優化文本學習素材,幫助學生積累知識
學生的語言表達交流是基于一定的語言文化知識積累基礎上而形成的有感而發。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優化課程學習素材內容,鼓勵學生從文本素材的學習過程中發現表達話題,以此來認識、感知文化的魅力。在閱讀積累豐富語言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更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程學習交流。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拓寬課程的文本知識素材,通過擴大閱讀學習知識面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學習內容。同時,在優化文本素材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1)文化學習內容應該注意多樣性,即能夠為學生提供可閱讀學習和可表達的學習素材,讓學生主動參與;(2)能夠體現口語表達交流價值,即通過學生口語表達交流來體現語言的豐富多樣性;(3)允許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了解運用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表達交流。
三、運用書面表達形式,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
學生的口語表達是一定思維的體現與流露。這與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具有異曲同工之效。學生在表達過程中遇到思維受阻和單詞表達不清等問題,可通過書寫的形式來予以呈現。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會隨著語句的呈現而發現存在詞中的錯誤之處。這樣就避免了口語表達時不易察覺和難以外化校正的問題。
根據學生的語言學習需要,我往往要求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認知情況,從課文學習要求來布置適當的書面表達話題內容。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表達情況予以指導,并建議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來予以呈現。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語言表達過程中的思路,還能夠激發學生主動表達的潛能。
總而言之,從學生的口語表達需要出發,注重教學過程的優化,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可表達交流的機會,還能夠讓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增強認知體驗。教師應在發揮好自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教學,以實踐活動的形式來提高其綜合語言表達運用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徐淑.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20).
(作者單位 江蘇省睢寧縣王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