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教育改革勢不可擋,國家農村遠程設備為化學課堂的改革創造了物質條件。傳統的化學教學已落伍,已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通過多媒體手段,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學效率;化學教學
多媒體化學教學是根據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將計算機、投影、錄音、錄像等現代教學媒體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化學教學模式。在不斷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當今,多媒體教學以實用、易用的特點,在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成為如今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衡量必備的一項教學手段。在多媒體教學課堂上,教師既可以通過操作計算機等設備隨心所欲地運用文本、聲音、圖片、圖像等媒體進行化學教學,也可以運用電子白板進行板書、教材、圖表、圖片、實驗操作等常規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整個教學過程都可以顯示在大屏幕上,擺脫了一只粉筆畫天下的傳統教學模式。
一、利用音像技術,創設情境,讓化學內容更加趣味化
巧用多媒體可以大大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使教學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和情境性,能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枯燥被動的“聽課人”成為思維活躍的學習過程的“參與者”,使他們不僅學會知識,也學會怎樣學習與思考,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大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動畫技術的運用,讓抽象概念更加直觀化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可以利用多媒體自身的聲、畫功能,建立起一個動態的學習環境,師生則可以在此環境中作為參與者,進行各種操作和觀察,將在真實世界中難以感覺到的微觀世界真實地模擬出來,即將微觀世界在屏幕上立體地、多方位地、動態地表現出來。甚至可以將實驗中有污染的、現象不明顯的環節制作成視頻來提高可見度,增強實驗的實效性,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能直觀生動地展示微觀粒子運動的變化,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電腦技術讓知識由難變易,使抽象問題更加具體化
俗語說得好:“一句好話讓人喜,一句壞話寒人心”。和諧的教學環境氛圍,可以讓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良好的反饋狀態,而作為教師應盡心盡力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多媒體技術在這方面無疑為教師解決這一大難題提供了可能。這樣不會使學生因為逆反心理產生厭學情緒。例如在講授《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內容中的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作用時,可以通過Flash動畫呈現有毒分子移動進入人體的過程,在演示中講解人體中毒過程。理清概念,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使具體的畫面與抽象的化學內容緊密聯系,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挖掘教材的內在潛能,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化學體系和微觀思維觀念,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開拓學生視野,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并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湖北省鐘祥市中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