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傳統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式,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時刻注意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敢于質疑,在思考和質疑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中數學;全腦開發;思維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學的新課程改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改革之路如何走,這是所有任課教師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在這種形勢下,社會及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要求更高了,教師面臨的挑戰也更激烈了。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都在積極應對這種變化,怎樣進行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到底要改什么,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轉變教師“教”的方式
首先,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傳統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式,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要重新定位,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要充分體現出主人翁的地位,而教師則由課程教學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組織者、首席學習者、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教育觀念和教學形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作為高中數學的任課教師,必須明白和適應這種變化,從觀念
上轉變,進一步通過教學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實踐能力
的培養。教學形式的設計應遵循素質教育的理念,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充分利用新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提倡和實施“問題式”教學的探索,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探究能力,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經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實踐過程后,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和較強的實踐能力。
最后,要更新教學手段。教學手段是實施教學的途徑,有效的手段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現代數學教育有著極為有利的影響,師生的雙邊活動更加順暢,處理運送等更加迅速,特別是一些圖形教學更顯示了極大的優勢,對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二、確立全腦開發的思維方式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極強的抽象科學,成為高中生學習的一
個老大難問題。以往應試教學中的高中數學教學,都在為應考做努力,過分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對于其他方面的發展則相對忽視。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新課改改變了高中數學教學的宗旨,強調
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材內容的編排側重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維度的結構設置,用教育學的概念可解釋為全腦開發。在幼小階段,我們強調右腦開發,但是到了高中階段,應該注重全腦開發的教育。
生命科學認為人的左腦對語言、邏輯、運算等相對敏感,而右腦則對節奏、旋律、音樂、圖像和想象敏感。因此,提倡素質教育,提倡創新思維品質和培養創新能力,就要注重學生的全腦開發,全面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
指導學法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法是沒有什么固定模式的,學生的思維及習慣不同,他們的學習方法也不同。教師在進行學法指導時,首先要根據高中數學的教學特點,遵照新課標的要求,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堅持課前自學、課堂專心、科學練習、質疑問難、歸納整理的學習原則,由學生自己做主,教師參考,有效分解和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提前布置預習任務,對將要進行的新課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找出疑難點,在教師講解時側重理解,這樣就把難題解決了,實現了有重點地學習。
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一直是高中數學教學的方針,同時也保證學生學習的詳略得當,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指導學生進行課后鞏固練習,高中生的自學能力極強,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很高,課后進行針對性的鞏固強化,可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成果,給學生布置和設計一些疑難問題、易錯題型,讓學生在解題技巧上大幅度地提高,對于一些經典題目,學生要學會舉一反三,形成深刻印象,整理后的筆記可成為日后的參考。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進行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更加清楚知識的綜合性和網絡性,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最高學習境界。
四、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數學教學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貫徹新課改理念,就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欲望。數學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課堂教學是“數學化”的過程,師生都在數學思維的過程中,共同經歷著數學知識由書本遷移到學生頭腦中并形成能力的
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善于發現問題并敢于質疑,在思考和質疑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
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啟迪學生的科學學習意識。教師要在“數學知識的問題化”方面下大工夫,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發現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掌握大量的數學信息并會整理歸納數學問題,以數學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
高中的數學教學改革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是未來一個時期老師們應該努力探索的課題。老師以崇高的使命感對待教學工作,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和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上好每
一節課,保證堂堂都是高效課,并從注意培養每一名學生的能力
做起。
參考文獻:
[1]李玉琪.中學數學教學與實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鄭笑容.課標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素養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8.
[3]陳旭遠.促進學生體驗的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4(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