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高中化學實驗
及其教學的獨特價值,決定了開展化學實驗改革始終是化學教學
的熱點。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我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但在新課改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迫切需要進行改革。以下結合我主持的南通市“十二五”規劃課題《開展開放性化學實驗,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談一些在進行開放性實驗教學中的思考。
一、傳統實驗教學的局限性
1.過于強調實驗技能,忽視學生的探究性活動
實驗技能是進行化學實驗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當重視實驗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然而,在目前的實驗教學中卻出現了片面地、孤立地強調化學實驗技能的做法。為此,應將實驗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置于具體的、開放性的實驗活動中,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2.驗證性實驗多,開放性實驗少
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在學生學習化學知識中都有各自的作用,教學中許多教師為了結論和知識容易呈現,往往出現在實驗過程中告訴學生詳細的實驗步驟、告訴學生結論、教師依據學生接受結論的程度給予評價等問題。所以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將驗證性實驗與探索性實驗結合起來,改變驗證性實驗“照方抓藥”式的設計,倡導結合所學知識對“驗證性實驗”進行探究。
3.重實驗結果,輕實驗過程
不重視過程的實驗等于把生動活潑的化學現象變成了靜止的某個預期的“結論”,何況這個結論學生從書本上早已知道,沒有懸念,引不起積極思維,沒有發現時的快樂,感受不到科學的魅力。化學實驗功能的體現,不僅在于獲得所謂的“正確”結果,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獲得結果的探索過程,只有親身經歷了這樣的
過程,學生才能受到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形成科學的態
度、情感和價值觀。
二、開展開放性化學實驗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化學開放性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試圖通過科學而有意義的構建來促成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此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由于學生生活背景、興趣、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因而他們在解決同一化學問題時必定存
在差異。面對這些有差異的學生群體,化學教育需要體現“全體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部分學生的發展”,要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
三、在教學環節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是開展開放性實驗教學
最顯著的特征
開放性實驗教學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環節:提出課題、設計方案、方案交流、實驗探究、結果交流、綜合性評價。為了使開放性的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和對科學學習的積極動機,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關鍵應注重以下幾個
方面:
1.實驗課題的開放性
開放性的實驗課題是相對于傳統的實驗教學的條件完備、結構良好的驗證性實驗而言的。由于開放性的實驗條件不限制,所以與課題的解決方法不完全對應,從而使方案的設計呈現多樣性。這種開放性的課題設置可以保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易使學生找到
歸屬感。
2.方案的設計應體現思維的發散性
由于課題的開放性,雖然起點相同,但設計的方案和實驗的結果卻不一定相同。開放性實驗的過程,是學生體現扇形思維的過
程,不同學生設計的是不同層次的方案。例如,現有兩只沒有標簽、外觀相同的試劑瓶,均內盛無色澄清的液體,一瓶是濃硫酸,一瓶是稀硫酸。請你運用學過的知識把它們鑒別開來,盡可能寫出多種鑒別的方案和結論。雖然都是硫酸,但濃度的差異使兩種試劑在許多性質上表現為差異性。物理性質可以根據外觀、密度、溶于水放熱;也可通過化學性質的差異,從濃硫酸與不活潑金屬的反應進行設計,也可通過濃硫酸的特性如吸水性、脫水性進行設計。
3.實驗方案的靈活性
學生對開放性課題設計的方案不盡相同,有些設計合理,有些可能存在錯誤。有些方案可進行實驗探究,但也有一些受環境或條件的限制而無法開展,因此對待學生的設計方案時要靈活。
4.評價的綜合性
在學生完成一系列的實驗探索過程后,教師的評價恰當與否,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開放性實驗教學重視和強調學生自主地、開放地進行探究學習,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重視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只有把學生在開放性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納入評價體系,才有利于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和提高科學素養。
開放性實驗作為書本實驗教學中的一個補充,在許多方面體現
了其優越性,不僅熟練了實驗的基本技能,理解了基礎知識,更重要的在于教學活動中展現和發展學生主體的真實價值,促進學生成為有價值的人。同時,對硬件要求比較高,需要一定的場所和儀器設施。如何在現有條件下順利開展開放性化學實驗教學,是下階段我所要研究的方向,相信在“十二五”期間一定能探尋出合適的、符合教學現狀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王建軍.構建開放的教學系統,引領化學新課程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04).
[3]王芳.高中生化學開放性問題解決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6-05.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