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的革新,初中的各個學科都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發生了重大改變。歷史課堂教學同樣要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賦予新的教學內涵。教師應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突出新的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教學機構中進行。對于初中課堂來講,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框架和知識規律的優化,要立足于提高學生認知歷史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講求科學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的教學觀念,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初中歷史課堂優化的必要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途徑進行的,通過教學課堂來完成教學任務。在以往歷史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歷史教學需求。所以,必須優化歷史課堂教學,注重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導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無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及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歷史課堂教學的優化,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法,要切實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主動性。
二、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育的方法
1.歷史課堂教學優化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
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只注重教,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與學習的思維方式。因此,在以往教學模式中強硬地灌輸給學生知識,遠遠沒有學生自己主動學習取得的效果好。所以,教師應該注重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拓展課堂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主導來進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鼓勵學生相互討論,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僅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歷史課堂教學優化要貼近實際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歷史是什么。歷史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或者真實存在過的事物,歷史與現實存在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要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應該注重聯系實際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這樣,歷史教學課堂才會自然貼切,學生才能在了解歷史知識的同時增強對歷史的辯證能力,歷史對學生的人格塑造也會產生影響。
3.歷史課堂教學優化要講究方法
歷史教學要講求方法,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深化探索和研究,歷史課堂教學中產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如何將新的教學方法切實運用到歷史教學中是問題的關鍵。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學生的基本素質、教學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因素。
4.歷史課堂教學優化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習氛圍能影響學生學習的心情,所以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要做到這點,首先要做到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提出與老師觀點不同的對待歷史事件的態度,老師可以用自己的觀點來與學生的觀點進行碰撞。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能夠及時糾正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能鞏固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這樣的教學模式,就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更愿意積極參與到歷史學習中。
5.歷史課堂教學優化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要大量富有綜合素質的人才。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能有效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對事物和歷史事件自主認知能力,同時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科技素養、人文素養。以往在歷史教育中,都是通過老師口述和學生閱讀相關教材的方法了解歷史事件,這樣學生認識歷史的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在現代教育的體系中,學生可以通過多樣性的歷史資料近距離地接觸歷史,了解歷史。
6.歷史課堂教學優化要結合多媒體技術
通過多媒體技術,在歷史課堂中就能夠播放一些與歷史課程相關的歷史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從而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歷史,拉近學生與歷史事件的距離。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革新,歷史教學理念也應該隨時代的進步而發展。優化歷史課堂教學有其勢在必行的重要性。初中歷史教學是學生認知歷史和形成歷史辨證觀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手段,不斷優化歷史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模式,以新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解決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歐世國.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探微[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5).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聶拉木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