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盡可能地還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學生在真實的探究、發現和創新中建構知識,體驗成功,建立自信,在積極參與中逐步認識自我,培養合作意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問題意識;探究法;建構;現狀分析;課題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是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為新型的教學增添了活力,讓學生在探究中感悟數學。楊福家教授說得好:“什么叫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而不是學習答問題。如果一個學生能夠懂得怎樣去探究,怎樣去掌握知識,就等于給了他一把鑰匙,就能夠自己去打開大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發現與提出問題,這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要登上這個境界,首先必須要具有問題意識。
現在,在許多教學過程中,一是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和討論,但學生被動地回答,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意志品質得不到體現,再加上教師應變機智不夠等因素,結果使教學流于形式,無法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三是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師自編、自導的教案劇。難道課堂只是教師獨自表演的舞臺?近幾年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面有了較大的改革,如合作學習法: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問題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影響較大的是《中學數學課堂活動教學的研究》,比較徹底地改變了“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啟發式教學法、探究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并實施數學問題活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容易得到體現,但他們強調的是活動教學,況且也正處于研究階段,或是理論性、指導性的研究。
教學案例
課題:字母表示數
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能用字母表示出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及運算定律公式。
2.過程方法目標:體會感悟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感,經歷探索規律并用字母表示規律的過程。
3.情感態度目標:創設現實情境感受數學,體驗探索與發現及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字母表示數。
教學難點:探索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出示:招領啟事
××同學拾到人民幣a元,請失者到教務處認領。
教務處
××年××月×日
師: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生活中字母可以給我們帶來方便。
點評:使所有學生能想到a和×表示不同的數字。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身邊數學
師: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你能用ab表示嗎?
2.重現記憶
師:其實數學就在身邊,例子很多.
生舉例:s=vt,s=ah/2, a+b=b+a,a+b+c=a+(b+c)……
點評:通過實例讓學生感悟字母表示數具有普遍性,簡明性。
3.實際應用
(1)小明今年n歲,小明比小麗大2歲,小麗今年 歲。
(2)小麗5小時走了s千米,那么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千米/時。
點評:體驗字母表示數的一般性、約束性。
三、鞏固練習 共同提高
搭一條、兩條、三條、四條金魚各用幾根火柴棒?十條、一百條呢?n條呢?學生合作完成。
點評: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要求。
四、歸納總結 感悟真知
師:說說你的收獲。
生: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字母表示數很簡單……
總評: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實現了課前設計的教學目標,學生感悟到了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簡潔性、約束性、普遍性。教者在幫助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時具有問題設計情境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師生互動和諧化,教學效果多維化的特點。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沂市時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