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及未來世界不能離開地理學。地理學架起了溝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地理學的問題與很多學科都有關,從地質學、水文學、生物學到歷史、經濟學等其他學科,地理學是跨學科的科學。地理開放性試題是沒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結論的一種地理試題形式,這種題型符合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它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新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封閉性地理試題的不足。
關鍵詞:地理試題;開放性;優越性
一、地理開放性試題的原則
傳統地理教學的基本模式屬于傳授知識的類型,而當下的素質教育把地理教學的基本模式轉變為思維訓練的類型,突出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地理與生活的聯系,強調地理教學要為社會現實服務。因此,開放性試題必需體現開放性。具體而言,就是試題和評分要求具有彈性原則,即采取在統一中能容納學生個性特點發揮、留有余地的原則。因為思維具有個性特點,而個性是不拘于格式的。為了鼓勵思維大膽敏捷、深刻的學生,可以在試題中觀點的闡釋部分,答案不做統一規定,并在評分標準上設置一定的機動分。
以測試思維能力為目標的開放性試卷,應注意:(1)其命題特別應以測試思維能力為中心,將不同的題型、思維方式、地理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檢測涉及判斷推理、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盡可能多的思維方式,特別應重視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培養。(2)應該在借鑒一定評價方法的基礎上,做到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不同思維層次學生的水平。(3)編制地理開放性試題必須突出思維內容的啟發性。
二、地理開放性試題的特性
地理開放性試題是有條件的,其條件是隱藏于試題材料或設問中的。(1)在選題和立意上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觀點,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分析和解釋同一現象。(2)在問題的設計上,不再單一地指向某一知識點,而是要求學生靈活地運用某一類知識作答,給學生留有多角度答題和思考的可能性,并可以綜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理開放性試題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這也是高考內容改革的核心。考查能力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考查知識的同時,需要側重考查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樣才會體現出地理學科擁有的價值。
三、地理開放性試題的優越性
1.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在目前傳統的試題中,不少試題脫離生活,試題組織比較呆板,答案固定,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違背了當前素質教育的初衷。但是,如果試題組織得好,它也可以將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引導。
(1)相對于傳統試題,開放性試題更加靈活,所涉及材料、創設的情境、提出的問題等對考生來說十分新穎,能夠給學生創設更大的思維空間。
(2)開放性試題的答案往往具有多樣性、多元性,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
(3)開放性試題更傾向于對學生能力,尤其是學習潛能的考查,有利于素質高、能力強的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2.強化了教師的自身素養
傳統的試題,標準的答案,為一些教師“照本宣科”提供了方便。而地理開放性試題的出現,對教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及更大的挑戰,促使我們轉變傳統的教學觀,修訂自己的角色定位,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手段,多方面觀察、評價和分析學生的優點和弱點,并以此為依據選擇和設計適用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總之,地理學科因其具有的綜合性、地域性等特點,非常適合用開放性試題來考查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有關地理開放性試題也將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