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師生關系是學校環境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系,它不僅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且影響師生雙方的心理和個性的發展。一朝一夕是不能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它要通過教師的艱苦勞動才能構建成功。
關鍵詞:師生關系;和諧;熱愛學生;溝通;鼓勵;創新
現代教育注重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需要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師生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共同提高的過程。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師生關系,學校教學環境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系是師生關系,它不僅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且影響師生雙方的心理和個性的發展。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我認為應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熱愛學生,把微笑送給學生
教師這一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引導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學生成功路途上的指明燈。教師的職業特點也決定了每位教師要有崇高的責任感。教師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做到“甘當綠葉,把學生當紅花托起”。教師關心學生,不只是一種教育方法,更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基礎是“愛”。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蓮柯說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所以,教師只有心里裝滿了對每一個學生的愛,才能把真誠的微笑送給每一個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學生非常需要教師的
愛。而教師只有投入了真實情感,才能真正把愛的甘泉灑向學生的心田,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敬、信任和親近之情。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基礎,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這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根本。
教育是一門藝術,愛又何嘗不是呢?它必須通過藝術的表達,才能真正實現。教師的愛不同于其他的愛,它是極其偉大而神圣的。那是基于母愛又不同于母愛,它不能靠感情用事,不能縱容學生的錯誤;師愛又超于父愛,它更需要尊重、關懷和理解。只有教師真正能夠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形成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教師,要能夠做到在學生獲得成功時,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用微笑送去寬容。微笑是一把閃閃發光的金鑰匙,它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茁壯健康地成長。“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要比狂風暴雨般的訓斥更適用。
二、教師要與學生溝通,把真情送給學生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彼此理解、相互溝通的基礎上的。教師不僅要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更主要的是落實在日常具體的實際行動上。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為了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就是要求教師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
習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樣才能輕松愉快地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需要學生的尊重,學生同樣也需要教師的尊重。然而,受多年來師道尊嚴的影響,不管是在對學問的探討方面,還是在道德行為方面,當教師出現錯誤時,敢于面對現實、勇于承認自己錯誤的實在是少之又少。有的學生不喜歡某些教師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師認為他從來沒有錯的時候。西方有句名言:“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這并不意味著西方人不尊重教師。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敢為真理而承認錯誤的教師,是會永遠受到學生敬重的教師。
學生需要的談話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與學生談心,它不是訓
話,也不是教師一個人在滔滔不絕地講話,而是師生間情感的溝
通,思想的交流。“人之相交,貴在交心。”師生間彼此的相互溝通、理解是和諧師生關系的源泉。但在一次師德調查中,95%以上的學生最不滿意的就是教師與學生的談話,因為教師平時工作的繁忙與瑣碎,與學生個別對話的時間就少得可憐,而在這極少的對話時間里,批評與勸誡又占了多數。實際上學生最需要的談話不是數落、訓話,而是談心。讓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交流了解到老師的關心、企盼、鼓勵或不滿,從而對自己以后的行為加以規避或發揚,這樣的談心才是真正的溝通。
三、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把創新送給學生
創新是人的智慧、人格、心理健康等各項品質綜合作用的結
果,它是一種自主自覺的活動,它滲透到學校所有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應注意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不斷創新。
調查發現,90%以上的學生不喜歡的老師是愛批評學生的老師。學生正處在可塑期,在教育中,贊賞和鼓勵是促進學生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潛力,教師不能只通過考試分數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要讓他們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想創新,就必須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敢于標新立異,因此,教師不能對學生有時的異想天開潑冷水,而應多給學生提供自由創造的機會,多提供感性材料,這樣才能不斷地發展學生創造性的思維,使學生有所創新。
總之,一朝一夕是不能夠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它要通過教師的艱苦勞動才能構建成功,而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具有足夠的愛心,并用自己真誠的愛去感染學生,只有對學生傾注了真愛,才能換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做到了與學生心與心的溝通,才能把真情送給學生,才能真正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正確評價學生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教師要多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多給予學生肯定、鼓勵和支持,才能讓學生發揮最大潛能,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秀偉.和諧之美:師德修養案例評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4.
[2]朱觀明.新型師生關系的創建理念與策略思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2(3).
[3]任緒斌.試談教學過程中師生人際關系的內涵與特點[J].山東教育科研,2000(Z1).
(作者單位 三門峽市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