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養良好的人格,使學生具有最基本的道德觀念、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年輕女教師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沖向學生時,她義無反顧地推開學生,用自己柔弱的身軀為學生砌起一面銅墻,保護了學生的安全,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高尚的師德。作為教師,師德是在愛中體現的。
一、熱愛教育事業,追求教育的真理
科教興國,教育為先,人才強國,教育為本。作為教師,應認識到教師職業的崇高價值,在普通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價值。熱愛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熱愛教育,教師必須成為智慧型、探索型、創造型的教育研究人員。教師是研究者,這就需要教師對教育教學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善于從日常教學中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察覺新矛盾,善于應用教育教學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教育
教學活動中,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熱愛教育要求教師用整個身心去體驗教育生活,領悟教育真諦,熔鑄成丹,不斷提升生命價值。
二、愛學生,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關愛學生,教書育人”是教師必備的道德素養。關愛學生是人民教師的天職與美德,既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也是獲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師關愛學生,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教學生如何做人,幫助他們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師關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學生還處在成長階段,難免會犯錯,對待錯誤教師不應訓斥、諷刺、辱罵學生,而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給予他們一些關注,了解他們的情況,發現他們的特長,并給予他們肯定的評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教師關愛學生,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使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知識,學會生存的本領。教師關愛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處在叛逆期的青少年不愿同父母交流,這時,教師應扮演好一個聽眾的角色,開解學生的心結,讓學生拋開心理包袱,在陽光下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