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一直是分不開的,可是有的教師認為,作文課就是出題目,講要求,布置學生寫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尤其是貫穿于閱讀教學中。
魯迅曾說:“凡是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說明著應該怎么寫。”看來,通過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的學習,完全可以從中總結出寫作的理論知識,這種理論知識一旦被學生掌握,就會知道文章如何讀如何寫。可見,我們把寫作訓練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必要的。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名篇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品,各類文體具備,而且人手一冊,如果我們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鉆教材,那么,教材本身就會告訴學生作文的道理和方法。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和形式:
一、先寫后讀
這種形式就是在閱讀一篇或幾篇新課文之前,教師有意識地按教材編寫的體例,設置與課文內容類似的情境,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認識,自己的看法去動腦、構思,嘗試寫作。教師可以從課文題目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聯想,去構思文章。如教學《春》《夏》《濟南的冬天》等課文,教學之前教師可激發學生興趣:如果讓你去寫《春》《夏》《秋》《冬》這類文章,你應該如何去寫?寫哪些內容?你將運用哪些表達方式?抒發什么樣的感情?通過讓學生對自己未知領域的充分想象,學生就可以憑借自己想象中的“樓閣”去閱讀課文。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比較,品評,就能理解課文構思、內容、語言、寫法等。學生也會將課文所寫和自己的構思進行比較,知己知彼,從而反思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構思,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時再進行寫作,我想一定會寫出漂亮的文章來。又如學習《我的老師》《一面》《童年的朋友》等課文之前,同樣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去觀察、思考,寫《我的母親》《同桌》等文章。要求既要寫出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又要寫出人物的思想品格,還要表達自己的感情。作文訓練到這兒,教師再組織學生去閱讀所學習的課文,通過對所學課文的分析、理解、感悟,再讓學生重新拿自己的作文與課文進行比較,從中找出自身的差距,領悟課文的精妙,學生就會在比較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
二、先讀后寫
這種形式其實就是發揮閱讀課文的示范作用。教師首先帶領學生閱讀一篇課文,從中培養學生理解掌握文法,使其從各類文章中吸取豐富的閱讀和寫作知識。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多么好的教材,也只能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憑借,是我們學習寫作的范例。通過對它的學習,我們要學會對句、段、篇的賞析,學會用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教師要對范文中經典句、段指導學生去朗讀、背誦,讓學生在背誦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積累,以豐富自己的寫作語言,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范文的文題、立意、選材、謀篇布局等方面的分析、講解,向學生全面傳授寫作基礎知識,教會學生作文方法,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這種形式很重要,常用方式很多,如仿寫、續寫、改寫、讀后感等。
1.仿寫
即按照所學課文的寫作方法和思路去進行作文訓練。當我們閱讀到一篇美文,那不妨去仔細品味一下它美在哪里?有的文章結構嚴謹,構思巧妙;有的懸念迭出,扣人心弦;有的脈絡清晰,條理分明;有的語言優美,多用修辭,文采斐然等。然后可以去仿寫一句或一段,甚至一篇。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可以仿照“盼春—繪春—贊春”結構和“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的微觀細描的方法來寫《夏》。學完了《從百草到三味書屋》,我們可以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寫學校一角或自家庭院。要特別注意鼓勵學生仿中有變、仿中有創,要在范文的基礎上,棄舊圖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寫出自己的文章來。
2.續寫
即針對課文內容、人物命運展開合理想象,給人物和故事以不同的結局。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教師可安排寫作訓練,續寫故事的不同結局。教學冰心的散文《小橘燈》,可讓學生續寫小姑娘一家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幸福生活以及作者與小姑娘喜相逢的情境……總之,續寫的故事結局既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
3.改寫
主要是指古詩文之類文體改寫成現代白話文的寫作訓練。這種課文一般要有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如敘事詩《木蘭詩》《石壕吏》等,文言文《曹劌論戰》《唐雎不辱使命》等,都是作文改寫的好教材。
4.讀后感
閱讀了一些見解新穎深刻或者富于啟迪的課文,我們常常會感慨萬千,有時還會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那么,何不讓這些都付諸于筆端?把文章的觀點、自己的議論,聯系到的生活中相關或相反的現象及原文給人的啟示等都記錄成文,這就是一篇不錯的讀后感。
當然,先讀后寫不限于所學課本,也適合于課外閱讀,這里不去敘說。
三、綜合運用
這種形式其實就是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所閱讀的教材,不拘形式,靈活地進行寫作訓練。如教完了古典小說《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就可以設計以下多種寫作訓練:可以讓學生編寫關于魯達的故事,可以讓學生想象魯達被捕后和判官的對話,可以讓學生評論魯達的“三激”“三拳”,可以讓學生寫鎮關西的家屬的訴訟狀詞,還可以讓學生去寫金氏父子的證詞等。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應有機地滲透、融合、互動。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訓練的設計,要以本為本,以閱讀為前提,以學生為主體,以開發智力、培養創新能力為宗旨,將寫作訓練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快樂中閱讀,在興趣中寫作,在寫作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