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化學實驗中提倡環保與當今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相契合,因此,如何開展環保化學實驗成為擺在很多師生面前的重要課題。結合化學實驗教學的特點,簡單總結了幾點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踐行環保理念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夠對綠色化學的實現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環保理念
化學實驗往往容易產生大量的實驗廢棄物,倘若在實驗教學中不注意環境保護,久而久之,會給環境帶來極大的污染。為此,我們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環保理念納入其中,使得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會變廢為寶、變害為利的本領,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樹立環保實驗理念。
一、對實驗藥品的取用進行規范
在化學實驗中,實驗藥品是必不可少的。而化學實驗產生的大部分污染都與實驗藥品的使用不當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在學生實驗中,很多學生對于實驗藥品的取用往往過于隨意,這樣不僅影響到實驗的效果,同時也容易造成實驗藥品的浪費與污染。因此,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對于實驗藥品的取用要進行一定的規范,取多少要有一個明確的規定,而不能像過去那樣含糊地用少量、適量等字眼加以規定。在化學實驗中,只要不對實驗效果產生明顯的影響,我們在取用藥品的過程中要盡量降低使用量,例如在進行“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只需要0.02克的硫磺粉就能夠產生較為明顯的實驗效果,我們在取用藥品時,大可以參照這個標準。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實驗藥品的用量,降低實驗成本,而且少量的實驗藥品所產生的化學實驗產物也會大大減少,就以0.02克的藥品用量來計算,所產生的二氧化硫僅有0.04克,這個量相較于我們以前實驗所產生的廢棄物要少得多。
二、對實驗進行適當改進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不同的實驗方案、實驗裝置、實驗材料等,產生的化學污染也會大不相同。因此,在環保實驗理念下,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對實驗方案、實驗裝置、實驗材料等進行改進,以便在同等或者更好的實驗效果之下實現污染的最小化。例如在“探究燃燒的條件”的化學實驗中,我們可以對實驗進行適當的改進,首先減少白磷的量,然后把原先較大的燒杯換成250 mL的,再把燒杯放入裝有少量水的水槽中,接著在燒杯的外部罩上一個玻璃鐘罩。這樣,即使白磷的用量較小,學生也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清楚地看到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而這些白煙不會像之前的實驗那樣擴散到空氣中,而是被水槽中的水慢慢吸收,從而使得實驗污染大大降低。
三、對實驗廢棄物進行恰當的處理
化學實驗所產生的廢棄物由于成分復雜,所造成的污染很難清除,因此,實驗產生的廢棄物一定不能隨意倒入垃圾桶或者下水道,而是要進行恰當處理。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多準備幾個廢料桶,讓學生把實驗的廢棄物分類倒入不同的廢料桶,然后再由教師進行統一處理,以便使廢棄物達到無害化的標準。例如一些酸性廢液,我們可以利用堿性廢液對其進行中和,使其變成中性以后再進行排放,這樣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除了進行無害處理,很多的實驗廢料也可以進行回收利用。例如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以后,其實驗的殘留物經過回收后,在進行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可以充當催化劑的角色,而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殘留物在經過一定的處理以后,可以作為花草樹木的肥料。
四、適當引入多媒體工具進行模擬實驗
在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已經算不上新鮮的事了。很多化學實驗由于污染較嚴重、實驗危險性較高、實驗過程不易控制等諸多原因而不適合在課堂上開展,這時候,適當引入多媒體工具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將實驗過程模擬出來,產生與真實實驗類似的實驗效果。但這種虛擬實驗不可能完全代替真實的實驗,因此,教師在實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量采用。
總之,在化學實驗中滲透環保理念,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不僅是當前環保事業的大勢所趨,同時,也是化學學科研究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的化學實驗中,要從方方面面對學生進行環保理念的滲透,使學生逐漸樹立“綠色”的環保化學實驗理念。
參考文獻:
[1]趙霞.初中化學實驗中環保理念的滲透[J].數理化學習,2010(11).
[2]楊玉如.中學微型化學實驗[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91(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江陰市顧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