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需要人才,需要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人的能力的培養,要從人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入手,現實世界中并非一切事物都是被我們直接地感知到的,還需要以一定的知識為中介,間接地去反映和認識客觀事物,這就是思維,它是認識的高級階段。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數學教學是師生思維活動
的過程教學,學生的數學思維無疑成為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下面就高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因此數學應該成為學生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教師在整個教學設計上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思維培
養創造條件。比如,余弦型函數的教學,因為前面剛剛系統研究了正弦型函數的圖象、性質,學生完全可以類比正弦型函數的學習內容及過程,借助余弦型函數的圖象對照著進行研究,學生的思維可以高速運轉起來,進而可以讓學生輕松地體會到什么是知識的遷
移,學生也可以很容易地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網絡。另外,大家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并不意味著一切都放手讓學生自己隨意去想和做,并不意味著任意“放羊”。“放羊”的同時,教師的課堂主線必須把握住,也就是教師必須是課堂的主導,也就是課堂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但學生必須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思維。
否則,達不到發展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以思維為核心,可以構建“問題教學”模式,使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其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最不懂的應該是已知條件和所要解決的問題之間的聯系是如何建立的,也就是給出這樣的已知條件,我們都可以怎樣去想,為什么想到那樣去解題,所以教師的教學應該要彌補上教材中例題題干與解題過程中間尋找解題思路的空白。數學的發展需要發現與探究精神,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要意識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必須靠自己的努力發現、探索才可以獲得,所以,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說教為主,必須改變。
三、學生思維的培養,重中之重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多方面研究證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發展數學能力。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它們是思維的各個不同方面的特征,數學的課堂教學,思維的深刻性既是基礎,又是培養的對象。思維的敏捷性,主要體現在解題的速度上,所以一定要讓學生領會數學知識的本質。只有領悟了知識的本質,才能運用自如,本質認識越深刻,就越容易解決更抽象的問題;對于思維的創造性和批判性,也是學生思維培養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引導學生自己檢查和調整自己的思維活動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更應當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并且讓學生養成積極思考和自我鑒別的好習慣。
總之,教學也就是要有教有學,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沒有學生主體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學習。只有抓住發展學生數學思維這根主線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中感悟天地造化的數學之巧妙,數學家創造數學之深邃,數學學習領悟之歡樂。也只有使學生思維從橫向與縱向上都有發展,學生才能被數學所吸引而漸漸喜愛數學,主動地學習數學。
(作者單位 遼寧省莊河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