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備課是一個教師充分展示自身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個性化創作的過程,備課的內容和方式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生的學定了一個基本的基調。要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率就必須進行有效的備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備課中教師要從學生出發,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達到教學優化組合,完成高效政治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政治;有效備課;問題;策略
教師備課對于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沒有備課這個過程,則教師不能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進度,單純地憑借教學經驗,不能完全掌控整個課堂過程的發展,因此有效的課前備課是十分必要的,每一個高中政治教師都要給予這個過程以充分的重視。
一、備課誤區
1.備課形式化
一些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出現了偏差,以“備課=寫教案”來實施備課。為了體現創新,把以往的教學過程分解成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等,實際教學內容仍是不變,使備課成為一種新課程下創新的形式,而無實質的創新。
2.備課不充分
教學中,仍有不少教師為了備課而備課,一本教學參考書稍加修改就是備課教案,缺乏教師自己的獨立思想;抑或是一本教案年年用,在幾個主要教學環節上添加一些內容,內容上仍是換湯不
換藥。
3.備課不被重視
一些教師甚至省略了備課這一重要環節,在課前大致看下教
學目標,簡單定下教學內容;或者是上網復制現成的備課教案,無視學生的接受范圍,片面引用。
4.備學生不足
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在備課中也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實際備課中有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用同一個標注備課,無法實施因材施教;或是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能力,導致課堂上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政治教學應是一個重視“預設”和“生成”的過程,我們應重新審視并高度重視“備課”這一環節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備課工作是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保持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重要環節之一。合理的預設,才能更好的生成,才能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
二、有效備課
1.正確的觀念是有效備課的基本出發點
備課內容的有效性要建立在正確的教學觀念這個基本的出發點上。沒有正確的教學觀念,無論何種備課方式都是徒具虛表的。在備課避免流于形式,要有創新的精神。(1)備課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本,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備課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的特點,這樣備課的內容才能夠有針
對性,才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2)教師還要注重政治教學給予學生的特殊教育,高中的政治教育能夠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基本
的政治知識,同時對于學生內在的人生觀、價值觀、愛國情懷都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教師在教學備課中應充分重視這一點,在備課的過程中加以滲透,讓知識回歸生活,讓學生能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備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條件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學》扉頁上寫到:“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句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教學的有效性不決定于教師在有效的時間內教了多少,而是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學會
多少。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備學生。
(1)充分了解學生,掌握他們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備課。
(2)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備課要在學生能力范圍內體現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范圍、政治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差異性教學,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備教材,合理預設,靈動生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它更多地關注課堂生成的新情景(問題)、新內容、新方法、新過程,更多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這就要教師要對教材充分理解,合理地進行預設。在備課中要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以及知識的拓展面,整體上研究教材的特點,把握書本的體系結構,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政治課更具生命力。
4.備教學方法,實施高效課堂
政治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它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好理論知識,更要會用知識,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教學目標。
5.在生活中備課,還知識與生活
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熱點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問
題意識,探究能力。備課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生活,教育與現實相結合;其次,在現實的生活中尋找備課資料,如,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最后,合理引入時事政治,培養學生用知識解釋現象的能力。備課的內容要讓學生能在生活中探究,從具體到抽象,達到一個理性的認識,切實達到政治教學目的。
6.備作業,加強知識的掌握
作業的布置要精、準、難易適度,備課中要注意對練習的審查,以便及時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推動學生的發展。(1)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作業;(2)作業的布置要有目標,有層次,有重點,有拓展。
7.電腦備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的利用要取舍得當,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收集資料,拓展學生的學習廣度,培養學生的創新
精神。
除此以外,備課中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這個過程中來,通過交流合作,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學生做出合理的教學評價,并及時地做好教學
反思。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備課這個環節以充分的重視,通過有效的備課來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可
靠的保證,在備課內容的設計和編排上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真正地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基本的備課原則。
參考文獻:
[1]劉慶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探索[J].大觀周刊,2011(47).
[2]成碧紅.思想政治課備課也要與時俱進[J].師資建設,2009(08).
[3]崔守全.我們有備而來:新課程下高中政治教師的有效備課[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