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自然科學。高中物理承上啟下,在實際中有很重要的應用。但是對于剛剛步入高中物理學習的高一學生來說,對該學科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認真總結和分析,首先是要降低難度、正確引導,其次要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提高,將學生順利引入物理世界的大門。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1.對基礎知識講解要透徹,分析要清晰
比方說“路程和位移”“時間和時刻”“速度和速率”搞不清楚,很多實際的應用就沒法做。“1s”是時間還是時刻,和日常生活經驗是不一致的,這樣的例子對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是很容易混的,并且直接影響到運動學中各種概念的學習和運算。
2.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上,要盡量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對“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教學,以往的教學過程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板演推導運動規律,接著講解例題,最后總結解題規律結束教學過程。表面上看,整堂課講解了例題,學生已經掌握了加速度的公式,但是許多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加速度的含義
和公式。真正遇到問題只是盲目代公式,一旦有理解性的題目出現往往束手無策。原因是學生沒有經歷探究規律的過程,沒有得到情感的體驗,很難把知識內化為自身的東西。現在的教學是以實驗得出,讓學生真正去參與,一步步得出學生會有更真切的感受,把書本上的知識真正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樣成功的體驗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3.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讓學生感覺物理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能力
引導學生一起發掘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透視學生觀
察、實驗、思維等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比方說,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不可能
親自參與,但是可以用同樣的兩張紙一張團成團,一張平鋪從相同的高度自由下落來說明。
二、認真選擇教學方式
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已經不同于傳統的物理教學,傳統的教
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對物理的學習要求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教師的作用不應該是“知識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者、質疑者和示范者。
1.以閱讀為主,在學生熟讀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引導他們提出關鍵性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比方說:“自由落體運動”實際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個實際應用。關鍵是“自由”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各種落體運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搞清這一點很多東西就會迎刃而解。這一類方式適合陳述性知識。
2.以動手為主,在學生合作的前提下師生共同完成,很多知識可以學生分組討論、分組完成,最終師生共同總結提高
比方說,“摩擦力”部分,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學部分的重點、難點。那就可以讓學生廣泛搜集資料、設計各種生活實驗、總結各種摩擦要素。結合課本上給出的知識內容。師生共同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不害怕失敗,不害怕浪費時間。“實踐出真知”這樣得來的知識更牢固、更有效。這一類方式適合較難掌握的知識。
3.閱讀和動手相結合,師生共進為動力
絕大多數情況下,什么都不是獨立的,師生共同進步,共同學習才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很多規律、習題的推導、演算教師不見得比學生快、比學生好。通過成功的體驗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成就進而樂學,難道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嗎?這一類方式適合運算類的知識。
三、全面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新時代下教改一次次進行,知識在一次次更新。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應新的教學改革,改變自己原來不適應當前教改的方方面面。
1.全面充電
大學畢業后,許多知識已經到了非更新不可的地步,頭腦風暴的一次次襲擊讓教師越來越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知識,特別是物理學與現代的高科技有密切的聯系,不學習就是倒退,就是落后。特別是對學生熟知的現代科技不能知曉的話就不能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
2.做“IT達人”
僅僅會上網,會查一些簡單的資料不算是真正會電腦,掌握電腦這一現代化的手段對今天的教師真是再重要不過了。而是要把別人的東西真正變成自己的,讓電腦成為自己的“奴隸”而不是“主人”。讓電腦為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做PPT、課件、網頁全面開花。
3.實驗往往是高中物理的一根軟肋,對教師尤其如此
教師不僅要對上課所用的教具及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了如指掌,操作規范得當,避免在演示時由于操作不熟練或操作錯誤,影響正常的課堂秩序。而且要對局面有一個整體把握,對實驗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要有一個預見和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還要會用日常的、實驗室有的設計、組織各種實驗,真正發揮實驗的作用,讓物理學不再枯燥,讓學生把學習物理當成一種享受。
教學是一種實踐活動,課堂往往有很多突發情況,課本是一樣的,要求也是一樣的,但是學生是不一樣的,教師是不一樣的,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成功的課改是在實踐中完成的。
(作者單位 山西省霍州市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