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了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模式化,主要是針對鋼琴基礎薄弱,零和聲基礎的學生,通過教學的模式化,使零和聲基礎的學生能夠簡單、迅速地掌握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即興伴奏;模式化;教學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涉及的學科包括鋼
琴、樂理、和聲、作曲、配器、復調等等,想要掌握即興伴奏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
傳統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內容很深奧,學生理解吃力,并且即興伴奏這門學科的實踐性強,過多的理論性的知識會導致學生厭
學的態度。因此,我在教學中總結出能夠使零和聲基礎學生迅速掌握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
一、和聲語匯的模式化
和聲功能的選配,在一首伴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是伴奏的靈魂,也就是我們平時聽歌曲時判斷好不好聽的標準。而對于零和聲基礎的學生來說,無疑和聲的選配是很有難度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一種簡單的教學方法,固定語句,只要學生像記數學公式一樣來套用,就會很簡便地將伴奏彈奏出來。
這些固定的和聲語匯分為幾種情況(主要是用于簡單歌曲及
歌曲片段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類:
1.大調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是指調式和弦中的主和弦、下屬和弦和屬和弦,它們包含了大調中的所有音級。掌握這三種和弦,一些簡單的歌曲都可以輕松地完成。大調正三和弦用羅馬數字表示為I、IV、V(在一、四、五級音上建立的正三和弦),也稱主和弦、下屬和弦和屬和弦,這三個和弦都是大三和弦,具有大調明亮的色彩。
最常用的和聲語匯為:I-IV-V-I,可運用在《國旗多美麗》《小白船》《大海啊,故鄉》等等小型的歌曲中,并且大部分的兒歌通常用到這樣的語匯。
2.小調正三和弦
小調式是由七個音構成的,音階結構是全半全全半全全構成。小調式歌曲的色彩與大調式歌曲相比較柔和、暗淡。小調正三和弦仍然用羅馬數字表示,但為區分于大調式,我們用小寫i、iv、v來
表示。
最常用的和聲語匯為:i-iv-v-i,可套用在歌曲《小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
3.大調副三和弦
大調副三和弦表示為II、III、VI,將副三和弦加入大調正三和弦中,能夠使大調剛中有柔,使作品更加優美動聽。
二級常用語匯為:I-II-V-I,適用于歌曲《大海啊,故鄉》等。
三級和六級的語匯為:III-IV;III-VI;III-I,可用在歌曲《國旗紅紅的哩》《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等。
4.小調副三和弦
小調包括四個副三和弦:二級和弦、三級和弦、六級和弦和七級和弦。
二級和弦因為是減三和弦,常使用它的第一轉位,比如歌曲
《牧童之歌》;三級和弦和七級和弦在大小調交替時使用較多,這是因為這兩個和弦恰好是其關系大小調的主和弦和屬和弦,如歌曲
《月之故鄉》中可運用;六級和弦是大三和弦,它是小調中較明亮的和弦,常常用在高潮或對比段中,在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可套用。
二、伴奏音型的模式化
伴奏音型是歌曲伴奏的支撐,它的選擇要根據歌曲的風格來
決定。在教學中針對鋼琴基礎薄弱的學生,將伴奏音型分為三類,直接套用到伴奏中。
1.柱式和弦
柱式和弦是和弦中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音同時發聲,適合表
現堅定有力、雄壯激昂的音樂風格。改變其節奏與奏法,可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如,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國》等。
2.半分解和弦
半分解和弦是單音與雙音交替出現的伴奏音型,特點為歡快、活潑,使用范圍較廣。例如,具有鮮明節奏感的幼兒歌曲,也可以表現起伏蕩漾、平穩安靜的音樂風格??商子糜诟枨堆笸尥藓托⌒芴琛贰恫赡⒐降男」媚铩贰稉u籃曲》等。
3.分解和弦
分解和弦是指和弦各個音依次出現,通過音區、節奏的改變,進行多樣的變化。除表現歡快活潑的音樂風格外,還可以表現平穩優美、如歌的音樂風格。適合的歌曲更為廣泛,除進行曲外,都適用于此伴奏音型。如,《小白船》《同一首歌》《讓我們蕩起雙槳》《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許多歌曲。
三、指法的模式化
指法的問題在鋼琴即興伴奏課中經常被忽視,大多數教師都
認為這是鋼琴課上的任務。實際上,指法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伴奏的流暢程度,因此,在教學中應重視指法的教學。
指法的標記為1、2、3、4、5它們分別是大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法的模式化需要在和聲語匯與伴奏音型的基礎上,所以綜合前兩方面進行闡述:
1.柱式和弦
這種伴奏音型的指法,手的位置變動以小為主(僅限小型歌
曲)。如,I-IV-V-I的進行,可用5、3、1-5、2、1-5、3、1-5、3、1的指法來彈奏(三個手指同時彈奏),這種指法變動小,易掌握,能夠使學生很快地掌握彈奏,達到快速伴奏的效果。
2.半分解和弦
單音與雙音交替出現的指法,我們同樣以I-IV-V-I的進行為例,一級和弦:5指和3、1指;四級和弦:5指和2、1指;五級和弦:5指和3、1指;一級和弦:回到5指和3、1指,這樣的指法進行斷奏的彈奏,適用于各種活潑、歡快的兒歌,整體的模式與柱式和弦指法布局相似。如果彈奏平穩舒緩節奏的歌曲,可將前面的指法反過來連奏即可。
3.分解和弦
分解和弦的指法,根據節奏與音區的不同,可以有各種指法的布局,在這里主要介紹三種情況:
(1)同樣以I-IV-V-I的進行為例,它的指法與柱式和弦一樣
使用5、3、1-5、2、1-5、3、1-5、3、1的指法來彈奏,區別在于三個手指是分別彈奏的。
(2)以《小星星》為例,左手伴奏音型的指法為5、1、3、1-5、1、2、1-5、1、3、1-5、1、3、1,只要學生的手型和指法正確,即使是在不清楚和聲語匯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彈奏簡單的伴奏。
(3)超過八度以內的分解和弦,經常用到的指法,以一級和弦為例,它的和弦音為1、3、5(這里指音符),在彈奏一些大型抒情歌曲時,可以讓學生用5、2、1、3、2、3、1、2的指法連接。這種指法適用于每一個和弦,在實際彈奏中非常實用。
以上所闡述的三方面是零和聲基礎學生掌握彈奏即興伴奏的有效途徑,使鋼琴即興伴奏不再枯燥、乏味,使難懂的理論知識不再是鋼琴即興伴奏的障礙。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自然而然在音樂感覺上得到正確的引導,使正確的音樂感覺深刻地印在腦海里,變成自然流露的感覺,進而變成自己的彈奏能力。學生可在這樣的基礎上盡情地發揮,使伴奏彈奏得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 吉林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