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人們不關心大道理,認為那玩意太空洞。也許,我們正是被這種功利主張實用主義逼進了死胡同,正是我們缺少對這些大道理的起碼認識,才導致我們今天的焦頭爛額思緒紊亂情緒煩躁不安。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說過一句話: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聽起來不可思議,從物理學理論上可以說得通。從這句話的語氣上,就能感覺到,說這句話的人很厲害,即便仰視,也未必能見。
這句話之所以嚇人,是因為那個“撬起地球”的結論,超出了一般人的思維限度。但是,人們往往被結論的宏大鎮蒙了,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不存在的,沒有人可以給你這樣的一個支點。如此,那個嚇人的結論也就沒什么意思了。
類似的“如果”還有很多:如果我爸爸是那個誰……如果我曾經跟比爾·蓋茨是大學同桌……如果我今年只有20歲……如果我也中了1億多的彩票大獎……在這樣的假設前提之下,我們都是有雄心的,有信心的,有決心的。
我們絕大多數人,出身平常,相貌平常,學歷平常,工作平常,機遇平常……總之,我們只是個平常人。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們因種種原因,不能擁有平常的出身平常的相貌平常的學歷平常的工作和平常的機遇,一句話,他們不能成為平常人,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我猜想,他們,也一定會無數次“如果”過,如果給他們一個做平常人的機會,他們有雄心有信心有決心,做得比我們這些平常人更“不平常”。人之欲求,無外如此吧。
沒有人能夠給我們提供那個“支點”,“如果”無效,活著還有意義嗎?
關于生命意義的追問,無數腦袋好使的人琢磨了好多年了,至今好像也沒有~個拿得出手的說法。至少,脫離了生活,生命肯定沒啥意義。
生活是個啥玩意?這又是一個說不清楚的東西。至少,金錢不是生活,“贏”也不是生活。金錢充其量只是生活的條件之一,而且,真正生活本身,也不需要很多金錢;在跟別人攀比的過程中,無論輸贏,你還是你,你永遠只能是你。而且,換個比較對象,換個比較角度,結果也許就截然相反。都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恰恰,我們似乎花在獲得金錢和贏別人這兩件事情上,心思太多了。
無需假設,不談條件,生活本身就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