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含糊,各家不同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全檢中心主任曾光烈主任告訴記者,在公立醫院的體檢中心,能夠從事體檢報告解讀和結論的醫生要求必須是專家級的醫生,與醫生本人的職稱無關。而到了民營體檢機構,這個標準則變得參差不齊。成都某體檢中心要求解讀醫師具有副主任醫師(副高級職稱)以上級別,另外一家成都知名民營體檢機構對解讀醫師的資質要求則為中高級職稱以上。據曾光烈主任透露,目前對于解讀醫師的資質,并沒有太統一的標準,各家醫院都是按照自己的醫療水平來進行安排,普遍來講,公立醫院會比民營醫院標準略高。
在體檢儀器的購置上,各家機構都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從準確性、精密度和檢測速度方面進行自主選擇,相比一些操作規范尚有指南可循的檢測方式和手段,檢測儀器的購置顯得更為自由,“我們都會選擇最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一般都是進口的。”成都幾家大型民營體檢機構在體檢設備購進規則上,給出了幾乎相同的答案。
對于檢測數值范圍的設定,體檢機構會在常規的醫學標準基礎上,根據儀器所使用的國內和國外不同標準做一些微調,“畢竟每家使用的儀器不同,所以也不可能要求都是按照同樣的數值設定。而且不同試劑也會出現不同的檢測效果,這個目前沒法統一。”成都美年體檢醫院銷售總監顧渭紅解釋說。
檢測結果受各種條件影響
對于同一消費者在不同體檢機構的體檢數值出現不同的問題,各家體檢機構則給出了“試劑不同”或被檢查者自身各種情況影響的解釋。
“碳13目前作為診斷手段,是用來檢測幽門螺桿菌的醫學實驗,這個檢測跟肝功檢查不太一樣。如果被檢查者在檢查前喝了可樂,就會直接影響肝功檢查結果,但是如果被檢查者在檢查前半個月內服用過消炎藥,然后接受檢查,那么碳13檢測結果很可能就會呈現出已經患胃炎或者是消化性潰瘍甚至是胃癌的情況。可是很多人可能很容易記起自己接受體檢前幾天內是否飲用過可樂,卻比較難回憶起半個月前是否吃過消炎藥。所以這個時候發生糾紛,其實我們就很冤枉。”成都美年體檢醫院銷售總監顧渭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
不過,是否需要在體檢中使用質量統一的試紙和試劑,則各民營體檢機構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在可以直接影響到檢測數值的范圍設定上,也沒有明確的參考參數規定,到底是根據什么來設定的,體檢機構并沒有回答。
在就這個問題對公立醫院進行采訪時,記者則得到了不一樣的說法:“有一些體檢項目,可能不同醫院會采用不同的檢查方式,比如說甲胎蛋白的檢查中,就有發光法、酶標法等幾種不同檢查方式。雖然方法不同,不過每種檢查方式都有各種不同的規定參考值,并不是隨意浮動的。”
體檢機構誰來管?
民營公立都歸衛生局管
記者從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體檢在衛生局管轄內有明確的類型劃分,一種是公立醫院的體檢部門體檢,一種是針對招聘等方向的強制性體檢,而體檢機構的體檢則游離在這兩個分類之外,成為無人監管的邊緣部分,所以針對這方面的規定和法規也暫時空缺。雖然監管分類中沒有給體檢機構做出明確劃分,但對于民營和公立體檢機構的開業條件,衛生局有明確要求。一個體檢機構要想開業,必須經過以下兩個步驟:第一步,從所在地的衛生行政審批部門獲得設置許可,然后才能在相應地區開始建設或裝修一個體檢機構的硬件設施;第二步,從所在地的衛生行政審批部門獲得職業許可。所謂職業許可,是指需要達到當地衛生局規定的在區縣級地點開設體檢機構的規模和配套醫務人員數量等標準要求。
對于監管和投訴,衛生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和體檢機構發生了糾紛,不管體檢機構是公立還是民營,均可向當地的衛生局提起投訴,衛生局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和審批,并由當地的衛生執法大隊執行解決。每家公立和民營的體檢機構都要接受當地衛生執法大隊的檢查和監管,因此消費者不用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后沒有相關部門監管和解決。
而關于解讀體檢報告的醫師資質,衛生局也有明確規定:“中級以上職稱的醫師才有解讀資質。”
體檢儀器參數沒有明確標準
衛生局工作人員同時表示,體檢機構儀器檢測中的參數設置,和一些體檢項目的健康范圍設定,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只是有區間范圍。至于詳細的監管和執行標準,目前該工作人員并不清楚有這方面的規定,對于記者從網上查到的《2012年最新體檢中心(機構)運營管理規范與健康體檢項目服務標準操作指南》,對方表示沒有聽過,“應該不是國家強制執行的,只是參考類型的指南。”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公立醫院的檢查器械,其各種定期檢查維護都是由醫院自己負責,也就是說基本上是自檢,此外,質監部門每年會對公立醫院的各種器材能否正常工作做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而對民營體檢機構進行直接監督和檢查的是四川省臨床檢驗中心下設的室間質評機構。所謂室間質評,是指由多家體檢機構分析同一標本,并由外部獨立機構收集和反饋體檢機構上報的結果,以此評價體檢機構操作的過程。通過體檢機構間的對比,判定其校準、監測能力以及監控其持續能力。
四川省醫院檢驗科黃文芳主任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了室間質評對體檢機構的監督模式:體檢機構是否加入室間質評機構成為其會員單位全憑自愿,一般情況下規模較大,較正規的體檢機構會自主要求加入。室間質評則會對其成員進行一些監督和檢查,例如每年兩次的例行檢查,其中主要針對儀器質量和儀器是否能夠進行準確監測兩個方面進行監督和監測,在每次檢查時提交的5個標本中,如果4個標本及以上達標,則表示儀器處于合格工作范圍。若連續的標本不合格情況出現,則室間質評會對該機構發出提醒,但是并沒有強制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