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家報刊,對千名學生進行調查,有52.8%的學生希望班主任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而喜歡淵博知識型班主任老師的只占31.1%。可見,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老師的溫文爾雅更能拉近師生的距離。而一名得到學生喜愛的班主任又怎能不快樂呢?試想如果沒有班主任的快樂,哪來學生的愉悅;如果沒有班主任的發展,又哪來學生的進步。那么如何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呢。
作為班主任,我深知要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曾聽過這么一句話,一直感動到現在。“教師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深愛著別人的孩子。”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的辦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愛學生,就須投入,就需要奉獻。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真誠地關心、幫助、愛護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的成長。一次次耐心的傾聽,一回回用心的交流,一句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個會心的眼神……那點點滴滴,都傾注著我對學生的愛。經驗也告訴我有些學生你只要給他一個微笑,他就可以燦爛一整天;你讓他幫你做一件事,他就覺得得到了最高的獎勵;你在他困難時伸一把手,他就會時刻放在心頭,常常提起;你只要摸一下他的頭,整理一下他的衣角,在作業本上給他留下幾句溫馨的話語,他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和學生朝夕相處,我也深深地感到:贏得了孩子們的真心,就擁有了老師身邊的快樂與幸福。孩子是最有感情最重感情的,真心地想他們所想,做他們所做,真誠地為孩子們服務,就會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你就會從學生滿意的目光中流露出的那無限的愛意,感受到老師那獨有的幸福。
愛默生說:“對于不同的頭腦,同一個世界可以是地獄也可以是天堂。”一個教師怎樣看待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心態,有人說:“教師把學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學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獄中”,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教師如果把學生當成了煩惱,那一定是自己的學生觀出了問題。對那些難教育的學生,可以把他當成是鍛煉自己的機會。對學生的錯誤和缺點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每個人只有當他做著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他的心理潛能才能被激發出來,他的教育也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至于工作中遇到困難,遭到挫折,那也是很正常的。其實困難也有兩面性,多想想你克服困難后得到的收獲和提升,多想想困難過后喜悅的心情,我們會感到無比幸福。須知,心中裝滿痛苦,滿眼都是痛苦;心中裝滿快樂,幸福就會與你形影不離。教育不會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在教育失敗之時就難免會情緒低落,灰心喪氣。每每這時,我總是忘不了學生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為我的生活增添的無限光彩;忘不了學生們一聲聲仿佛不經意間的溫馨問候,給我的內心注入的甜蜜;忘不了學生們的點滴進步,為我的工作增添的力量;忘不了和同學們聚會時的激動和幸福;忘不了每逢節日我收到桃李們從天南海北傳來的真誠的祝愿和純真的問候時我內心的感動。每當這時,我就感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中,那種幸福感又會推動著我繼續前行。
作為班主任我更懂得要寬容地對待學生,以情感人。學生難免有缺點、弱點和不足,我們要寬容他們的不足,寬容他們的失誤,寬容他們的任性。我最喜歡宋祖英的那首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而我更喜歡我自己的一句教育感言:“小時候我就是你”,面對班上形形色色、個性迥異的學生,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我常想:我曾經就是那個愛睡懶覺,經常遲到的你;我曾經就是粗心大意、做錯習題的你;我曾經就是膽小如鼠,不敢發言的你;我曾經就是莫名其妙,經常犯錯的你……想著想著,此心同彼心,我心同你心,我和學生的心就連在了一起。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因此設身處地地為學生們想一想,以寬容的胸懷、寬容的魅力來感化他們,對他們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嚴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怪,多一份寬容,少一些批評。才能真正實現心與心的溝通,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巨大魅力。也才能體味到教育成功的喜悅。
有這樣的一首詩:“你快樂,你高興,花兒努力地開;你郁悶,你悲傷,花兒也努力地開。”既然如此,何不轉換心態,人們常說“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開開心心過一天。”那么,同樣的,對于做班主任來說,幸福是做,不幸福也是做,為什么不幸福地做一回班主任呢。讓我們以積極的態度接受這份工作,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吧。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北市臨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