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并列舉多種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然而,編寫者忽略一種無論在課堂和課外都存在著的重要資源,這就是“物”的資源之外的“人”的資源,包括教師和學生。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是種種物的資源的利用者,因而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而每個教師的閱歷、經驗、學識、品質都不盡相同,因而又有著獨特的價值,所以應該重視教師個體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
一、深厚的閱歷有助于語文教學
閱歷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對事件、對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的經歷及理解方式。語文教師承擔的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工作,其閱歷的深淺對教學有著極大影響,教師的閱歷越豐富越利于教學。而且由于閱歷不同,教學活動又呈現出不同面貌。
教師閱歷包括教師個體的獨特經歷、社會活動、所擁有獨特的資源等。例如著名教師李鎮(zhèn)西有著和蘇霍姆林斯基女兒蘇霍姆林斯卡婭十幾年交往的經歷,以及相互交流的信件,就是獨特的資源。前不久李老師應邀在鄭州上公開課《致女兒的信》,就展示了他和蘇霍姆林斯卡婭的合影以及信件,引起聽課師生的極大興趣。(李鎮(zhèn)西《穿越時空的人性之光》)
在閱讀教學中,豐富的閱歷可以起到點撥作用。我在教《勸學》時,有“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句,在教《離騷》時,又有“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句,“繩”“繩墨”都是木工工具,現在都消失了,學生沒見過,不理解。而我以前做過木工活,用過這些工具,結合自身經歷一講,學生懂了。上《邊城》時,講自己的愛情夢想;上《做客》(選自《平凡的世界》)時,講述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故事;讀《蔡元培北大就職演說》時,插入自己高中畢業(yè)時寫給同學“愿為實現四化,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留言等等,對于幫助學生理解文本都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在復習字形時,我曾以親身經歷說明之。有學生訂閱作文輔導書,我在幫助他們匯書款時,想當然地把收款人“蔚天立”寫成“尉天立”(有位書法家叫“尉天池”),結果對方起不到錢。后來他給我發(fā)來短信,說:“姓名錯誤,請重寄好媽?”“好媽”顯然是“好嗎”的筆誤。這么一來一往,增添了麻煩,耽誤了時間,還鬧出了笑話。我把這個故事一講,學生不禁失笑,意識到正確書寫的重要性。
有時候,我會講講自己的經歷,以之導入新課,或激發(fā)興趣,或調節(jié)課堂氣氛,同時也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每當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時,我發(fā)現學生會更加感興趣,教學目標達成率提高,還有意想不到的課堂生成。因為每個人都有了解別人的欲望,學生更想了解自己的老師。
一介書生博文《談優(yōu)秀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提出優(yōu)秀教師應該具備四個素養(yǎng),第一條就是:“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確實如此,因為閱歷不僅有助于教師自身成長,也有助于教學。
二、豐富的經驗有助于語文教學
經驗即從多次實踐中得到的知識或技能。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走后,他又將鞋帶解松。有人不解,大師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jié)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大師回答:“他能細心地發(fā)現我的鞋帶松了,并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于為什么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這位大師無疑是極有經驗的。
英國著名的解剖學家麥克勞德,小時候是有名的淘氣鬼,有次居然和伙伴們把校長心愛的狗殺了。校長非常生氣,但處理時只是罰他們畫一幅動物骨骼圖和一幅動物的血液循環(huán)圖。麥克勞德正是在畫圖的過程中通過對狗的骨骼、內臟的仔細觀察,對科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此發(fā)憤學習,終有成就。不能說完全因“殺狗事件”而造就出世界著名的解剖學家,但校長富有經驗的教育方式足以給教師們啟發(fā)。
有教師抱怨語文難教,且認為教與不教的效果似乎沒有什么不同。其實作為教書育人工作,每門學科都有難言之處,關鍵是要有方法;至于說到效果,我們能說于漪、錢夢龍、魏書生、李鎮(zhèn)西教出來的學生,與一般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水平完全相同嗎?即使在一所學校,就平行班而言,入學時各班平均分差不多,高考的成績卻有差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無經驗顯然是一個重要方面。
比如現在學生學習任務很重,壓力也大,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容易疲勞,甚至打瞌睡,學習效果自然會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光呵斥是沒有用的,講大道理也沒用。我在教《過秦論》時,有意穿插孟嘗君“雞鳴狗盜”的故事;教《虞美人》時,教學生唱歌;講“親近自然”作文專題時,帶學生游覽校園,并用多媒體播放他們拍攝的照片;在寫作文時,有些學生對標點符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認為標點符號可有可無,我選用有因標點不同而意思有別的句子,讓學生自己標點加以體會。如果照本宣科,把學生變成課堂上的書記員,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學效果自然會打折扣。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在學校里,某一位教師上課時,學生很安靜地聽,而另一位教師上課時情形就很糟糕,這絕不是一個教師有才能,而另一個教師沒有才能,這是因一個教師有教育技巧,而另一位教師則沒有。”有人用倒水比喻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在我看來,教師不僅需要一桶水的業(yè)務功底,還需要有倒好水的技巧。有的教師顯得很忙,可是忙碌可以表明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但不能表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智慧。
余昱先生說:“語文教師在于教學生學語文,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語文知識。”(《語文教師的意義》,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10·3B)“教學生學語文”是個技術活,經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特別的專長有助于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而且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語文學習的良好方法和習慣,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作為教師,都上過師范院校,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讀過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自然能夠擔負相應的教學工作。但是如果從更高的要求來說,就非有某一方面特長不行。
比如讀的方面,語文教師盡可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在本學科知識基礎上做個“雜家”,至少瀏覽過若干中外著作,熟讀某些經典,能及時捕捉新近時期中外文壇信息,涉獵相關學科知識,熟悉社會熱點問題。這與僅憑三本書(教材、教參、優(yōu)秀教案)上課的教師相比,教學效果總會勝出一籌。
比如寫的方面,語文老師成天和文字打交道,應該能夠“寫一手好字”,“寫一手好文章”。語文教學中,寫字是教師的基本功,寫作也是教師必備能力之一,在這個網絡時代,寫一手好字,能寫文章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字寫得奇丑,寫一篇下水作文撓頭跺腳,寫篇發(fā)言稿還要從網上下,怎能搞好語文教學?
再如說的方面,雖然沒有《老殘游記》中王小玉說書般本領,但是如果“說學逗唱”樣樣俱全,音調要抑揚頓挫,表情應富有變化,意思準確明了,詞句言簡意賅,也是一長。
在教學理論方面,朱永新教授曾說:“你不讀《論語》,不讀陶行知,不讀杜威,不讀蘇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難成為教育家。”教師是專業(yè)技術職稱,意味著要有“專業(yè)”和“技術”。
教師無論在哪一方面表現突出,都可以視為專長,對教學都有正面影響。比如我對和縣地域文化了解較多,編寫過校本教材《走遍和州》,發(fā)表過相關游記數十篇;又編輯幾種報刊,對投稿情況比較熟悉。在我的影響下,學生對和縣名勝古跡、風俗文化了解就比較多,寫作的熱情比較高,經常有作文發(fā)表或獲獎。
四、優(yōu)秀的品質有助于語文教學
品質指人的行為和作風所顯示的思想、品性、認識等實質。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優(yōu)秀的教師在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有更高的追求,即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俞仁鳳先生說過,教師的職業(yè)有三重境界,一曰以此為職業(yè),二曰以此為事業(yè),三曰以此作為藝術追求。三重境界三種品質,優(yōu)秀的品質無疑是種資源。
孔子教育弟子,傳授六藝,但是孔子的三千弟子首先接受熏陶的是他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因其如此,孔子的門下才能出現賢者七十二的曠世之才。教師熱情地投入教學,投入生活,把每一次的備課上課看作是一次挑戰(zhàn),把每一次對學生的談話都看作是引領和促進,那么,學生的收獲也就不僅僅是一次教誨,而可能是終生的收益。
這品質的第一要素是理想,一個沒有理想的教師,終究不能培養(yǎng)出有理想的學生。林語堂先生說:“人生不能無夢,世界上做大事業(yè)的人,都是由夢得來,無夢則無望,無夢則無成,生活也就沒有興趣。”孫猴子拔根毫毛克隆許多小猴子,我希望自己能夠培養(yǎng)出許多熱愛學習的人。有一首歌唱道“長大后我就變成了你”,我的職業(yè)理想則是:“長大后我就超過了你。”
品質的又一要素是思想。哲學家在思考社會,社會學家在思考社會,政治家在思考社會,而不能稱上為“家”的語文教師也應該思考生活,關注人生,并且以此影響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fā)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葉圣陶指出:“教學生讀書,為的是讓學生從所讀書中求得真道理。”語文是思想的外殼,思想是語文的內核,語文教師講一篇文章,既要講明它的思想內容,又要講明它的表現形式。語文課本以古今中外名著選編為主,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教育的內容,學生從中不僅可以學到語文,而且還可以汲取豐富的思想營養(yǎng),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yǎng)、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品質的要素中,信念也很重要。語文老師應該理解“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啟示,教學中要投入感情,播撒希望,使學生得以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為學生提供自由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讓學生的精神生命能夠自由的呼吸。
總之,教師本身就是資源,優(yōu)秀教師則是優(yōu)質資源。每位教師都要利用好這個資源,不斷開發(fā),搞好語文教學,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助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