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文章通過制定《中學生體育習慣、體育意識現狀問卷》,以大觀區皖河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120份,通過數據分析,文獻資料等方法對大觀地區中學體育現狀以及學生的體育習慣等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顯示:(1)大部分中學生都比較喜歡體育運動,但缺乏持之以恒,不太注意體育鍛煉的科學性;(2)大部分中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運動,對科學鍛煉方法的意義認識很明確,但對“終身體育”的意識比較薄弱。在新課程理念下對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提出教學建議和理論參考。依據新課標注重對中學生終身體育習慣和意識的培養,我對安慶大觀地區的學生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關鍵詞】安慶皖河中學生 體育習慣 體育意識 調查分析
前言
體育意識是指人們從事(參與)體育實踐的產物,是人們對體育實踐,體育運動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種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動的總和?,F在國家提倡“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為了使中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所以要培養中學生至少掌握一門體育技能,因此了解目前中學生體育習慣、體育意識的現狀等,對在體育新課程理念下對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選題依據
現在大多數中學都以重視文化課為主,對體育科目重視程度不夠,大多數學生也缺乏體育方面的意識和鍛煉身體的習慣,這對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理念和終身體育的方針造成了障礙,所以應加強中學生的體育意識,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度窠∩碛媱澗V要》中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與習慣?!彼詫W校體育肩負著要為學生打好終身體育基礎的重任,但是要把它真正變成實際有效的學校體育實踐,還有著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中學生學習壓力大,體育意識薄弱,沒有良好的體育習慣,根據目前中學普遍存在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自覺性較差的現象,學校體育要為學生打好終身體育基礎和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是:第一步要抓好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第二步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大觀區皖河中學在校中學生,總計120人,其中初中學生74人,高中學生46人。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制定《中學生體育習慣、體育意識現狀問卷》,發放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00%。
(2)數據分析法
通過對收集的全部調查問卷的數據以數據庫的形式存儲,綜合采用了Excel等軟件進行了相應統計處理和相關分析,并根據統計數據進行表格繪制和圖表制作。
(3)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查閱中國期刊網,中國論文全文數據庫的大量資料。認真研讀了體育期刊中關于體育意識,體育習慣,體育行為等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還查閱了與本論文有關的的專著,涉及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教育學等,為本課題的研究、設計、分析提供了客觀的理論依據。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體育習慣的現狀
(1)中學生對體育活動喜歡程度
由表1可見,初中男生27.5%喜歡體育活動,3.4%不喜歡,初中女生13.7%喜歡體育活動,17.6%不喜歡,高中男生17.2%喜歡,高中女生17.2%喜歡,3.4%不喜歡,總體來看,男生44.7%喜歡體育活動,3.4%不喜歡;女生30.9%喜歡體育活動,21%不喜歡;總共75.6%的中學生喜歡體育活動,24.4%不喜歡。此表還顯示出,男生比女生更喜歡體育活動。表明了大部分中學生對體育活動都是喜歡的。
(2)中學生每周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
由表2可見,除體育課外,初中男生3.4%每周沒有鍛煉,10.7%每周鍛煉一次,6.8%每周鍛煉兩次,10.3%每周鍛煉三次以上;初中女生13.7%每周沒有鍛煉,10.7%每周鍛煉一次,3.4%每周鍛煉兩次3.4%每周鍛煉三次,高中男生6.8%每周鍛煉兩次,10.3%每周鍛煉三次以上;高中女生3.4%每周沒有鍛煉,6.9%每周鍛煉一次,6.8%每周鍛煉兩次,3.4%每周鍛煉三次以上;總體來看,男生3.4%每周沒有鍛煉,10.7%每周鍛煉一次,13.6%每周鍛煉兩次,20.6%每周鍛煉三次以上;女生17.1%每周沒有鍛煉,17.6%每周鍛煉一次,10.2%每周鍛煉兩次,3.4%每周鍛煉三次,3.4%每周鍛煉三次以上;總共20.5%的中學生每周沒有鍛煉,28.3%每周鍛煉一次,23.8%每周鍛煉兩次,3.4%每周鍛煉三次,24%每周鍛煉三次以上;而且男生的鍛煉次數大于女生,高中生的鍛煉次數大于初中生。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每周都有不同次數的鍛煉,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高,鍛煉次數也相應加。
(3)中學生參加的體育項目
由表3可見,初中男生20.6%經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是籃足排,6.8%經常參與的是羽毛、乒乓球,6.9%經常參與的是跑步;初中女生17.2%經常參與的是羽毛、乒乓球,3.4%經常參與的是力量練習,6.9%經常參與的是跑步,3.4%經常參與的是跳繩;高中男生6.8%經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是籃足排,10.3%經常參與的是力量練習,高中女生3.4%經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是籃足排,10.3%經常參與的是羽毛、乒乓球,4.2%經常參與的是跑步;??傮w來看,男生27.4%經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是籃足排,6.8%經常參與的是羽毛、乒乓球,10.3%經常參與的是力量練習,6.9%經常參與的是跑步;女生3.4%經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是籃足排,27.5%經常參與的是羽毛、乒乓球,3.4%經常參與的是力量練習,11.1%經常參與的是跑步,3.4%經常參與的是跳繩;總共有30.8%的中學生經常參與的體育活動是籃足排,34.3%經常參與的是羽毛、乒乓球,13.7%經常參與的是力量練習,17.8%經常參與的是跑步3.4%經常參與的是跳繩;因此,籃足排和羽毛、乒乓球是中學生經常參與的體育運動。表明中學生的體育興趣主要傾向于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
(4)中學生對鍛煉身體科學性的注意程度
由表4可見,初中男生6.8%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24.1%不注意;初中女生10.3%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20.6%不注意;高中男生10.6%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6.8%不注意;高中女生3.6%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17.2%不注意,總體來看,男生17.4%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30.9%不注意;女生13.9%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37.8%不注意;總共31.3%的中學生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68.7%不注意。表明大部分學生在體育鍛煉的時候都不是很注意方法是否科學。
(5)中學生在體育活動或比賽中遇到困難時的反應
由表5可見,初中男生13.7%會堅持到底17.2%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初中女生6.8%會堅持到底17.4%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6.8%直接放棄;高中男生6.8%會堅持到底3.6%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6.8%直接放棄;高中女生10.3%會堅持到底10.6%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總體來看,男生20.5%會堅持到底19.8%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6.8%直接放棄;女生17.1%會堅持到底18%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6.8%直接放棄;總共有37.6%的中學生會堅持到底,有48.8%的中學生認為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有13.6%的中學生會直接放棄,表明大部分中學生還是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6)中學生在同伴失誤造成落后的反應
由表6可見,初中男生3.4%會大聲指責,3.4%會放棄比賽,24.1%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初中女生3.4%會大聲指責,27.6%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高中男生3.4%會放棄比賽,13.9%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高中女生20.8%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總體來看,男生3.4%會大聲指責,6.8%會放棄比賽,38%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女生3.4%會大聲指責,48.4%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總共有6.8%的中學生會大聲指責,有6.8%的中學生會放棄比賽,有86.4%的中學生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2.中學生體育意識的現狀
(1)中學生節假日是否主動參加體育運動
由表7可見,初中男生6.8%經常去,24.1%偶爾去,初中女生13.9%偶爾去17.2%從不去,高中男生6.8%經常去,10.5%偶爾去,高中女生3.4%經常去,13.9%偶爾去3.4%從不去,總體來看,男生13.6%經常去,34.6%偶爾去;女生3.4%經常去,27.8%偶爾去,20.6%從不去;總共有17%的中學生經常去,62.4%的中學生偶爾去,20.6%的中學生從不去,顯示出,大部分學生都是偶爾去參加體育運動。表明大部分中學生還是有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但缺乏持之以恒。
(2)中學生對鍛煉方法科學性的重要程度的認識
由表8可見,初中男生20.6%認為科學鍛煉很重要,10.3%認為不重要,初中女生31.3%認為科學鍛煉很重要,高中男生17.2%認為科學鍛煉很重要,高中女生20.6%認為科學鍛煉很重要,總體來看,37.8%的男生認為科學鍛煉很重要,10.3%認為不重要,51.9%的女生認為科學鍛煉很重要,總共89.7%的中學生認為重要,10.3%認為不重要,表明有小部分中學生對科學鍛煉方法認識不夠。
(3)中學生對“終身體育”的了解程度
由表9可見,初中男生17.2%聽說過,13.6%從沒聽說過。初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聽說過,10.3%從沒聽說過。高中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聽說過,6.8%知道但不了解,高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3%從沒聽說過??傮w來看,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知道但不了解,24%聽說過,13.6%從沒聽說過。女生20.6%知道但不了解,10%聽說過,20.6%從沒聽說過??偣灿?.4%的中學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學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學生只是聽說過,剩下34.2%的中學生是從沒聽說過。顯示出,高中生對“終身體育”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學生對“終身體育”的意識還比較淡薄,尤其是女生更為薄弱。
(4)中學生對科學鍛煉方法的了解程度
由表10可見,初中男生24.1%對科學鍛煉方法知道一些,6.8%幾乎不知道。初中女生13.7%對科學鍛煉方法知道一些,17.2%幾乎不知道。高中男生17.2%對科學鍛煉方法知道一些,高中女生3.6%對科學鍛煉方法知道,17.4%知道一些,總體來看,男生41.3%對科學鍛煉方法知道一些,6.8%幾乎不知道。女生3.6%對科學鍛煉方法知道,31.1%知道一些,17.2%幾乎不知道;總共有3.6%的中學生是知道,72.4%的中學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學生幾乎不知道。大部分學生對科學鍛煉方法都只是知道一些,而且高中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學生對科學健身方法了解不夠,掌握不夠。
(5)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
由表11可見,初中男生3.4%自己不感興趣,23.6%學業負擔太重,3.4%其他原因。初中女生17.2%自己不感興趣,10.1%學業負擔太重,6.6%其他原因。高中男生3.4%自己不感興趣,6.2%學業負擔太重,6.4%其他原因。高中女生3.4%自己不感興趣,13.1%學業負擔太重,3.2%其他原因??傮w來看,男生6.8%自己不感興趣,29.8%學業負擔太重,9.8%其他原因??偣灿?7.4%的同學認為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是自己不感興趣,有53%的中學生認為是學業負擔太重,沒時間,有19.6%的中學生是其他原因。大部分學生認為影響體育鍛煉的原因是學業負擔太重。
(6)中學生關于體育運動對提高學習效率的認識
由表12可見,初中男生13.7%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17.8%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初中女生17.2%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13.7%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高中男生10.3%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6.8%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高中女生13.7%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6.8%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傮w來看,男生14%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24.6%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女生20.9%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20.5%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偣?4.9%的中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45.1%的中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其中高中生認為能的大于初中生。表明有部分初中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的意義和作用了解的不夠到位,也表明了他們的體育意識還是比較薄弱。
(7)中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
由表13可見,初中男生10.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20.6%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娛樂,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交流;初中女生10.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10.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娛樂,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交流,5.8%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高中男生10.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3.4%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娛樂,3.4%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高中女生17.2%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3.4%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總體來看,男生20.6%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24%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娛樂,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交流;3.4%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女生27.5%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10.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娛樂,3%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交流;9.2%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總共有48.1%中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33.3%認為是娛樂,6%認為是交流12.6%認為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大部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和娛樂,其中,初中生大部分認為是娛樂,高中生大部分認為是健身。說明他們對體育鍛煉的意義有一定的認識,但趨向于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8)中學生對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的認識
由表14可見,初中男生24.1%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6.9%認為體育活動不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初中女生27.5%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3.7%認為體育活動不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高中男生13.7%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3.5%認為體育活動不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高中女生20.6%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總體來看男生37.8%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10.4%認為體育活動不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女生48.1%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3.7%認為體育活動不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總共85.9%的中學生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14.1%的中學生認為不能。表明中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認識比較到位,體育意識水平比較高。
3.中學生體育習慣、體育意識現狀的分析
(1)中學生體育習慣現狀的分析
本調查結果表明,75.6%的中學生喜歡體育運動,24.4%不喜歡體育運動;除體育課外,20.5%的中學生每周沒有鍛煉,28.3%每周鍛煉一次,23.8%每周鍛煉兩次,3.4%每周鍛煉三次,24%每周鍛煉三次以上;中學生一般參加的運動項目是籃足排和羽毛、乒乓球,其中男生大部分是籃足排,女生大部分是羽毛、乒乓球;運動時,31.3%的中學生很注意鍛煉身體的科學性,68.7%不注意。在體育運動或比賽中遇到困難時,有37.6%的中學生會堅持到底,有48.8%的中學生認為實在承受不了就放棄,有13.6%的中學生會直接放棄,在體育比賽或游戲時,如果同伴的失誤造成落后,6.8%的中學生會大聲指責,有6.8%的中學生會放棄比賽,有86.4%的中學生會鼓勵同伴,奮起直追。
(2)中學生體育意識現狀的分析
本調查結果表明,在節假日,有17%的中學生經常主動去參加體育鍛煉,62.4%的中學生偶爾去,20.6%的中學生從不去,有89.7%的中學生認為鍛煉方法的科學性很重要,10.3%認為不重要,通過對中學生關于“終身體育”了解程度的調查得出,有4.4%的中學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學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學生只是聽說過,剩下34.2%的中學生是從沒聽說過。在關于中學生對科學健身方法了解程度的調查得出,有3.6%的中學生是知道,72.4%的中學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學生幾乎不知道。有27.4%的同學認為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是自己不感興趣,有53%的中學生認為是學業負擔太重,沒時間,有19.6%的中學生是其他原因。有54.9%的中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提高學習效率,45.1%的中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不能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對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原因的調查中得出,有48.1%中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是健身,33.3%認為是娛樂,6%認為是交流12.6%認為是滿足別人要求、湊份兒。85.9%的中學生認為體育活動能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14.1%的中學生認為不能。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大部分中學生都比較喜歡體育運動,尤其偏向于帶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運動,除體育課外,大部分中學生每周都會不同次數的參加體育運動,但缺乏持之以恒,而且在運動過程中不太注意體育鍛煉的科學性。在遇到困難時,大部分中學生會堅持,但缺乏堅定的信念。
(2)大部分中學生在節假日會主動參加體育運動,但大部分是偶爾去,缺乏持之以恒,大部分中學生對科學鍛煉方法的意義認識很明確,但對“終身體育”的意識比較薄弱,對科學的健身方法了較不夠,掌握不夠,大部分中學生認為體育運動能提高學習效率,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強班級之間的凝聚力,表明他們對體育意識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大部分中學生都是因為學業負擔太重,沒時間,從而影響體育鍛煉。
2.建議
鑒于以上調查結果,要改善中學生的體育習慣,提高中學生的體育意識,加強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增強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就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體育法》的第三章,第十八條明確規定:“學校必須開設體育課,并將體育課列為考核學生學業成績的科目”同時,第十七條強調:“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將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培養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人才”。所以要健全學校體育教育體系,改善體育場地和設備,提高教學質量,豐富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
(2)要加強中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認識,提高中學生的健康知識與健康意識,改善中學生的體育價值觀。增強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力,激發其體育鍛煉的動機,培養其體育鍛煉的興趣,促使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加體育鍛煉。
(3)多開設一些趣味性、娛樂性強,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使中學生掌握一門體育技能,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4)培養和完善健康體育教育隊伍,有計劃地加強對中小學健康教育體育教師的培訓,加大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新穎的教學手段,加強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增加體育理論課時數、擴大理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體育鍛煉和衛生保健的有關知識。在體育實踐課中,要課內課外結合,加強理論指導下的鍛煉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大膽去實踐,對涉及到有關鍵身的知識和方法要重點講,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5)以學生為主體,多注意和采用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學生的要求來改善學校體育課程。
【參考文獻】
[1] 王清忠. 對北京高校體育學研究生體育意識、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3年1月(P28).
[2] 梁莉. 中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以酒泉市城區高中學生為例[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年11月(P41).
[3] 趙燕. 對沈陽市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意識的研究[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0年4月(P3-P4).
[4] 耿曉. 2008年奧運會(籌備期)對北京市中小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影響的研究[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年2月(P10-P12).
[5] 孫玲玲. 不同體育課程模式對我國大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影響的對比研究[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5年6月(P34).
[6] 馬為民. 中美(三所)大學學生體育意識形成的社會學分析——兼論大學生體育意識[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3年1月(P7-P9).
[7] 李鴻. 終身體育思想應用于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淺析[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年5月(P8).
[8] 劉娟. 對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探討[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年6月(P3).
[9] 胡群英. 試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D].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年6月(P2-P3).
[10] 何錦輝. 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做好中學體育教學工作[J]. 寧夏教育,2006年07月(P100-P101).
[11] 史鮮玲. 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 中國成人教育,2008,2(P53-P54).
[12] 王天毅. 淺談如何幫助學生養成體育習慣[J]. 內蒙古體育科技,2000,6(P89、P94).
[13] 翟元、杜長亮、崔建. 確立健康第一思想,培養終身體育習慣[J]. 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P77-P78).
[14] 丁亞軍. 體育習慣的培養[J]. 體育師友,2005年2月(P26).
[15] 吳玉新. 淺析體育習慣的形成[J]. 遼寧體育科技,2003年8月(P81).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皖河中學)